“是哥哥我想向弟弟讨教呀。”
两人说罢,这才不舍的离去。
·····
·····
十二岁,看见那个男人办案,被平了冤案的人,他浑身囚衣处处都透着血丝,不知受了什么样的刑狱之苦,他给那个男人叩头,他的老母亲在旁一个劲的道谢,眼泪一直流。
那个画面,终身难忘。
等到人们散去,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溜进了府衙,还真找到了那个男人,但他嫌我根骨太差,若入了捕房,面对那些穷凶极恶之人无法自保。
后终可拜师,师父说,入他门下,需立下誓词,铭记终身。
离开的时候,在家里的药铺,爹告诉我,治病你不想学,没关系,但切记不管是治病还是治罪,都要慎之又慎。
十六岁初入京都·····
·····
·····
那日之后,凌君的状态每况愈下。
张三所开的续命汤药,他再也不喝一口,纵然百子罗又跪又求,他也仿佛充耳不闻一般。
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醒时木然不动,坐在床榻上,眸光时而激切,时而暗淡,不知道在想什么。
昏迷时,会断断续续的说着自己曾经的经历,有少年稚嫩,有青年壮志。
尤其是今早,他又昏了过去,眼下百子罗又出去了,也不知去哪里搬救兵。
远远看见百子罗离开后,翻墙进院,从窗入屋。
王小二已经听了许久。
看着床榻上闭目不醒的老人,听他正念叨着自己四十岁那年,再度回到左武郡查案的事情。
“还是···那些人···没变过····我继续·······”
字句一直断断续续,但王小二还是从中整理出了很多凌君的经历,也明白了,为什么大家叫他万神目。
按理来说,巡天门中的捕快到了首座这个位子上,就好像军队里的大将军一般,做的是指挥的工作,而冲锋陷阵的是手下将士,除非是到了最后关头,否则很少会有大将军自己提刀上阵。
凌君是巡天门历代首座里武功最差的,但却是办案最多的,这和他的办案方式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