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稳健,就是为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准备。
我不是确定如果有人在查我,就一定能顺藤摸瓜的查到天若城。
而是只要存在这种可能性就足够了。
“但是····”王小二迟疑了些许,终于还是忍不住的问:“可是师父,我还有问题。”
“说。”
“师父你留的那些假线索也太难找了,把红泥填到那么细的缝里,那块木炭更离谱,红泥都被烧成黑的了,正常人真能发现并且分辨,再一一推理出来吗?还有和李行的对话,就那么短短的提了一句,他一定会转告武七学吗?他如果被人问话,一定会提到那句话吗?”
张三没有回答,而是问:“还有其他问题吗?”
王小二随问出了最大的疑问:“最让我想不通的就是·····师父你把开启密室的机关拆了是做什么?”
你到底是想让人家找到,还是不想让人家找到?
张三却得意一笑:“不懂了吧,这才是最高招!”
王小二挠了挠了后脑,不懂。
张三没有直接解释,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小二啊,你知道每个不够优秀的坏人,最终是怎么被抓,从而成了犯人的吗?”
“因为他们笨?”
“不,是因为他们从来不去想,自己会被什么样的人抓住!”
难道只有捕快通过蛛丝马迹,分析犯人的动机,分解犯人的性格,预测他接下来的行动,而犯人就不可以反推,捕快的性格,捕快的思维方式和他接下来的行动吗?
兵和贼之间的关系并非恒定不变。
回首前几个月,张三闭上眼时,他都在想······
要说自己在黑山客,在徐国,甚至在流狐的事件上犯了许多错,甚至通过陆高升确定自己杀了黑山客来看,自己很可能还有许多错误没有意识到。
但这些错误很明显吗?
不。
错误远说不上明显,虽然确实存在,但很细微。
如果说,真的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不管是从小云县开始,还是从武七学开始,他见微知著,抽丝剥茧,一桩桩,一件件的将案情查的水落石出。
并且,他还能顺藤摸瓜,一路查到天若城,那么,那会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怎样的一群人?
张三的脑海对那个他或者他们,渐渐有了那么一个轮廓。
经验丰富,手底下拥有大量相关情报,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会思考,甚至反复思考,验证每一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