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罗同样也等了两天,此刻终于可以问道:“老师,现在您可以为学生解惑了吧。”
凌君笑道:“其实说起来,倒也是你提醒了我,否则也还真不会往这个方向想。”
百子罗揣测道:“难道,是我那天的斩首之语?”
凌君道:“不错,就是那句话。只是你说错了一点,你认为凶手斩首是为了稳妥,可实际不然,如果是为了求稳,他应该将所有人都斩首才对,更何况为什么非要斩首才算稳?割喉穿心不是一样能保证目标必死吗?”
“所以我又仔细的想了想,黑山客手下的箭手全部死于割喉,失血而亡,可为什么偏偏黑山客和休忘仇的目标林怒被斩首?同理,流狐的手下或被穿心,或被割喉,或被内力震杀,但流狐自身偏偏也被人斩首。”
百子罗道:“老师是想说,这两件事情中的凶手在行为逻辑上,存在相似之处?”
凌君道:“是的,其实杀人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一刀割在喉咙上,大量出血后,人些许之间也就死了,又或者一刀穿心,同样必死无疑,凶手杀那些实力较弱的人的时候,都选择了这种杀法,我认为他的行为里含有速杀的目的性。”
“但黑山客和流狐都是顶尖的高手,对于凶手来说是主要目标,就算他们两个人一个中了剧毒,一个被偷袭后无力反抗,当然还有林怒,虽然他武功不济,但既然凶手要为休忘仇报仇,潜意识里一定也将他当成了主要目标,所以这些人,都被凶手习惯性的斩了首级。”
百子罗敏锐的注意到,老师的话语里有‘习惯性’这三个字。
凶手当然不是不知道,穿心割喉也能保证目标必死,他的斩首行为,只是出于一种习惯吗?
百子罗恍然道:“这么细想下来,这个凶手的习惯有点像···有点像······”
“有点像杀手是吧。”凌君挑明道。
很多的杀手组织,都有让杀手击杀主要目标后,带回首级以证明任务完成的规矩,有时候就算是毒杀了目标,也需要目标的头颅,或者什么特殊独特的随身物件,总之,杀手组织这种要求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向主顾交待,保证目标死亡。
同理,对次要目标,比如保护目标的护卫等,自然用不上他们的头颅,能速杀就速杀,主顾又不可能会想看他们是不是死了。
虽然不是所有杀手组织都是这样,但是一般来说,杀手比普通的黑道高手更容易养成,在杀死目标人物后将其斩首的习惯。
凌君说道:“办案这么多年,我发现一个人的习惯,为什么叫做‘习惯’?其实习惯就是一种经年累月养成,不经过思考的行为。”
“如果在凶手出手前,已经将黑山客,林怒,流狐,徐国等人当成了自己的猎物,那么他的行为就说得通了。”
为什么斩了徐国,流狐,黑山客,林怒等四人的首级,但对黑山客的手下,流狐的手下或穿心,或割喉,或以内力震杀。
凌君判断,因为凶手的潜意识里,在出手前,他就已经判断好了行动的主次顺序,对于较弱的次要目标,他选择尽可能快速的解决,对于主要目标人物则不管他们的强弱,他都选择将其斩首。
这就说通了,为什么林怒武功远不如黑山客,也就和那些箭手持平,可箭手死于割喉,而他死于斩首。
这是一种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或许连凶手自己都没能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