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般若心经在庵中回响。
这年十一月六日。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诠率领大军从镰仓唤来了河内太守畠山国清。
畠山氏是足利的一门众。国清原本是足利直义派,曾继承高师泰的皇位,以河内守护的身份进驻石川河原的向城。但是,正平一统之际,为了讨伐直义,他跟随足利尊氏下关东。而幕府为了统治关东而设置的镰仓将军足利基氏也成为辅佐义诠(义诠之弟)的关东执事,成为伊豆国的守护。从此,辅佐基氏,在关东地区生活。
国清到达京都后,穿着小盔甲(笼手、小腿等)来到将军御所拜谒义诠。将军身边还有新上任的管家细川清氏的身影。
“畠山河内守国清,奉将军之命,率领关东两万兵马前来拜访。”
“嗯,国清来了。这次无论如何都想和南方的帝(后村上天皇)做个了局。”
“既然我来了,南军就不是敌人。”
“嗯,是可靠的。不过,我并不是要消灭南方的天皇,而是要实现一统天下。”
国清皱起眉头,仿佛在说意外。
“将军,这样就太松懈了。”
“不,父亲的遗训,无论如何都要成功。”
义诠为父亲尊氏去世,自己成为征夷大将军而感到骄傲。为了提高将军的威严,他希望自己能实现连父亲、尊氏都没能实现的南北朝合一。
执事清氏代替足利义诠说明。
“首先要责备拥有行宫的河内天野,让他们知道实力上的差距,然后再提出和解。双方在谈判时,最好是互相让步。”
“遵命。”
国清一脸不满,缓缓低下头。
但是,义诠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忧虑。
“国清啊,说到河内,就是楠木。楠木是最大的敌人。如何攻下它呢?”
“南河内确实是楠木的大本营,应该设置了好几层陷阱吧。我认为只要以数量进攻就能制服,但也要做好己方可能会遭受损失的心理准备。”
国清的表情有些阴沉。这时,在一旁的执事清氏微微一笑。
“河内守大人(国清),我有计策。”
“哦,那是什么?”
国清兴致勃勃地探出身子。
“这是……”
清氏自说自话。
国清默默地听着清氏的计策,用手掌抚摸着下巴。
“嗯嗯,其他武将姑且不论,楠木能行得通吗……”
“我们已经调查过了。”
清氏说完,立刻窥视义诠的脸。
“御所大人(义诠),就交给我吧。”
“嗯,既然你这么有自信,清氏就交给你了。”
说着,义诠轻轻点了点头。
关东执事畠山国清率领大军进京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天野山金刚寺的公家们的耳中。因为将军家执事细川清氏积极派军进京,向南朝方面施压。
在行宫内部,这个话题成了话题。
“阿野大人,你听说了吗?中纳言中院的通冬大人让你回京都了。”
在餐厅外,参议六条时熙弘向中纳言阿野实搭话。
“我早就听说了。大军在前,不保护夫人就回京都,真是太没节操了……”
他似乎很不甘心,小声地吐了一下舌头。
“……不过,这样下去会有后续的东西出现吧。这样一来,还没开战就已经胜败在望了。”
“想必御上夫人(后村上天皇)也感到不安吧。”
说着,时熙弘看向天皇居住的摩尼殿。
“我们马上让楠木河内守(正仪)进宫。河内守一定有聪明的智慧,老板娘也一定会放心的。”
像是在说给自己听似的,阿目的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