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想深度介入较重,比较具有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中去,因为这样的制造业做出来的工业互联网才会有足够厚的护城河。
也就是不那么容易被别人取代。
至于鹅厂和阿狸,玩法类似,都是做一些公有云服务和模式化产品的定制化开发。
还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玩。
阿狸接了很多政府的数据中台项目,包括环境、金融、气象等一系列领域。
只是阿狸的势力范围集中在长三角,而鹅厂集中在珠三角。
这两家之所以想着搞工业VR,纯纯是看着花为搞,他们也想跟风。
阿狸和鹅厂跟花为比起来,思维还是偏向于互联网思维,认为是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总是以信息技术为本,把产业往互联网上套。
而不是去深入理解业务,沉下心去把业务理解透彻再去搞工业互联网赋能。
花为毕竟搞实业出身,在工业互联网上比阿狸和鹅厂要靠谱不少。
至于京东,跟其他互联网厂商一样,京东的投资版图很大,但是在20年之前主要是以广告营销和电子商务为主。
京东20年之前投了很多本地化的电子商务公司。
但是20年之后,京东持续在医疗领域发力,其中京东健康当年获得了高瓴资本8.3亿米元的投资。
后续京东健康在港股上市后市值更是高达两千亿港币。
因此京东寄希望于通过工业VR实现机器人手术。
也就是说医生可以远程通过工业VR的手段来开展手术。
这个构想如果能落地无疑是很好的,但是问题在于通信的稳定性。
医疗手术的精确度要求堪比高精尖制造业。
京东希望能够围绕一批愿意配合的医院,然后通过拉跨市专线的方式,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低时延。
医疗资源虽然是往一线城市聚集,但是省会城市的医疗条件要比下面地级市和县城更好,地级市要比县城更好。
因此完全可以把医疗资源进行区域性适配,比如省会的优质医疗资源只对本省内开放。
京东的构想和蓝图打造的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