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售价一出,各大直播平台的大米直播间密密麻麻全是弹幕:
“雷总太厚道了”
“这个价格真香!”
“马上线下订货”
“年轻人的第一台新能源车当之无愧”
“这价格真的香吗?我不如去买最新款的小鹏P5,同样的价格不比这香?”
“20万两千公里的续航,这价格还要啥自行车?”
“这价格不如买本田、丰田、大众的燃油车”
弹幕里有觉得香的,有觉得这价格买大米汽车亏的,双方的声量充斥着整个直播间。
主要还是大米汽车的售价不如预期,人们预期是在10万到15万,而普通版的大米汽车都要十八万。
不过相比国产新能源车,已经算低价了。五十万的蔚来,四十万的理想,三十万的小鹏,相比之下,最低价下探到十万到二十万价位的大米完全称得上性价比。
“雷君的定价比较保守了,这个价格不算完全的性价比,跟他当年杀进手机市场不是一个打法。”
“没错,其实定价还有下探空间,像pro的价格定在20万,以大米对供应链的控制来说是完全能做到的。”
“难不成是为了后续降价预留空间?”
“不会,如果汽车像手机一样肆意降价,那么等待大米汽车的是消费者用脚投票,弃之而去。
很简单汽车降价至少是一万起降价,而手机降价只是三五百。
三五百的降价都导致大米一直无法把自己的高端品牌做起来。
汽车如果这样玩,再忠诚的米粉也无法接受。”
“大米想降价最少得等一年,而且大米在消费电子领域虽然培育了一大批用户,但是在汽车领域他们完全是新玩家。
特斯拉的降价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铺垫,大米即便过一年再降价也颇不理智。”
台下不止有消费电子领域的同行,还有一些新能源车企的高管,他们对大米汽车的成本和最低售价有准确的判断。
23万的售价虽然不高,但是在新能源车发展到今天,产业链已经完全成熟,这个价格绝对不是大米能承受的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