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1995之未来不是梦>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块肥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块肥肉(2 / 4)

陈哲和青苗基金有自己的初衷和实现目标,地方上的各级政府部门,同样也有自己的想法啊。

看看还不到一年,那46个乡镇201所实验学校就全面进入招生阶段的速度,真的不是一般的有效率。

而且这里面,还有四分之一是在春节后就实现了开学的。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还在于教职工待遇,以及青苗基金衍生出来的那个对农村以及乡镇小微企业的帮扶上。

迄今为止,据说已经有六十多家工厂在建,规划中的还有百十来家。

不要说这些厂子以后的前景如何了,单是青苗基金包揽了从规划到技术支持,再到设备引进,甚至是提供资金的模式,就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人了。

所以说,看到这样的好事儿,怎么可能不惹人眼红。

于是,不只是那些贫困地区了,就连一些经济过得去,甚至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都跑到省里找门路了。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实验学校也拉到自己的地盘上,然后攀上青苗基金的高枝。

因为这个基金,简直就是比银行更银行,比咨询公司更咨询公司,真的是提供了一条龙式的服务。

何曾见过这样的情形?

很多地方政府,都不具备这样的综合实力啊好不好?

所以,也就不能怪那些人拐弯抹角,从各种各样的关系渠道上,去争取这样的一个机会了。

因为这根大腿确实很粗嘛!

而且,青苗基金是一直在拿真金白银去硬砸,资金、技术、相关的人才指导、设备引进、产业规划,可谓是事无巨细。

地方上压根儿就不需要提供什么支持,只需要保证人力、地皮和配套政策就可以了。

而且,他们也深入了解过这种模式,发现青苗基金还做出过承诺,会在工厂的产品销售渠道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而基金所持有那些小微企业的股权分红,也不会直接拿走,而是会反哺到实验学校的教育补助上。

从学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办公用品等日常开支、教职员工的额外补助,到为考出去的大学生提供补助金、奖学金、创业基金等,都有一揽子的长远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