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科幻小说>我真不是个海盗> 第五百一十九章 轻重区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九章 轻重区别(3 / 4)

有些人认为,对比于欧洲马,蒙古马虽然矮小瘦弱,却长于耐力,其实这个结论是有失偏颇的。

对比两种马的耐性,很难说出谁优谁劣,难道将蒙马和欧马各拉个几匹跑出几天几夜,然后分出高下,应该不会有人作过这样的实验的。

然而蒙古西征的实战结果,欧洲的重骑兵为何会输得一败涂地呢?

第一,“耐力”问题

此耐力非彼耐力!

在战斗中,蒙古人胡服轻骑,本身给马匹造成的负担就降到了最低。

按蒙古人的战术,讲求的是速度,拼的是机动性。

这一点,那些护身重装铠甲的骑士们,明显是远远不及。

与蒙古人的杂种乱马相比,虽然他们胯下的是优种良驹,可是巨大的负重将他们速度的优势变为彻底的弱势。

跑一百米他们也许只拉下20米,可是跑两百米就他们能拉下50米。

如果跑几千米以上的话,他们就不得不停下来,让自己的马匹休息…

第二是部队编制问题。

经历了在东亚与金、夏、宋王朝等的接连战事。

虽然仍处于氏族奴隶阶段的蒙古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严密的兵制。

士官的任命赏罚与战功直接相关。

等级制度鲜明,兵权集中、军纪严明。

不仅士兵的士气高涨,更重要的是部队的出击调动简洁迅速。

与之相对,西欧诸国中军队大多掌握在各领主手中,领主领主之间各自为政,很容易形成困守孤城的局面。

其时蒙古人每次西征军力并不甚多,而攻陷一个个孤立无援的孤城却已足够。

由于重装骑兵造价奇高(从骏马、到骑士、到盔甲、到武器),一般的领主几乎不能形成几千的重骑部队。

而与之相对蒙古人成千上万的轻骑兵经常以多打少,无往而不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