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科幻小说>我真不是个海盗> 第五百一十七章 是魅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七章 是魅影?(2 / 4)

普斯堡士兵穿的鳞甲就是这种。

与札甲相比,鳞甲的单位质量降低,穿着舒适度和灵活度大大增高,还可以多穿两层以加强防御,是铠甲工艺的巨大进步。

鳞甲的发明很早,华夏自汉朝后开始流行,西方在板甲普及之前也是以鳞甲和链甲为主要装备。

虽然再精密的鳞甲的甲片之间都有缝隙,依然可以从缝隙中刺破,同时由于甲片细小,鳞甲一旦损坏,需要较多的工时去拆补修复,造成传世的鳞甲不如板甲和链甲丰富。

随着马镫的普及和发展,这一时代也是重骑兵流行的时代,华夏北魏重骑兵、金朝“铁浮图”、拜占庭重骑兵、乃至十字军东征时期的骑士都是同时代最为精锐的部队。

链甲也称锁甲,是由许多细

。小的铁环相套接锁紧形成的一种铠甲。

公元前6世纪时,凯尔特人就已会用小铁圈来编织铁链衣,一种说法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了锁子甲。

锁甲特点是重量轻,透气性好,穿着舒适度高,在欧洲贵族中普及度较高。

也由于锁甲比较柔软,对钝器的打击缺乏防护力。

十字军东征时,贵族骑士们几乎都披挂锁子甲,其重量大约13公斤,形成一件连头套的长衣,罩在贴身的衣物外面。锁甲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担,可以有效的防护刀剑枪矛等利器的攻击。

锁甲制作相当复杂繁琐,造价高昂。

一般来讲,铁环越细小防护性能越好,每个铁环都要焊接相连,工作量可想而知,因此越精细的链甲只有贵族和王侯才能财力拥有。

而华夏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筒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

筒袖铠一般都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组成,前后连属,肩装筒袖,头戴兜鍪,顶上多饰有长缨,两侧有护耳。

两裆铠服制与两裆衫比较接近,材料以金属为主,也有皮质。

穿两裆铠,除头戴兜鍪外,身上必穿裤褶,少有例外。

又和眼前这具铠甲有点像,指的是整体形状。

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用小甲片编缀,有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

还有一种铠甲是明光铠,特点是胸前背后加有铜铁打造打磨光滑的圆护镜,太阳照射上去会反射出耀眼的光线,故名“明光铠”。

这一时期的铠甲繁简不一,由于朝代变更频繁,式样也不尽统一,有的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

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此时的东西方如果发生战争,将是重骑兵之间的对决。

南北朝时,成熟的马蹬的大量使用使骑兵由秦汉时的轻骑向重甲骑兵发展,也就是人马皆以重甲防护。

到唐朝时,因对手多为游牧民族的轻骑兵,故重骑兵的比例下降,多数唐军骑兵去掉了沉重的马护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