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杨云滇也不禁自嘲地笑了笑,赶紧三下五除二的洗漱完毕,走了出来。
“公子,高管家吩咐我们跟着您去县学。”
才出了自己的小院,就见到那两个买的书童站在门口,冷的直哆嗦。
“好,你们就跟着我去县学好了,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杨云滇随口问了一句,然后大踏步往前院走去。
“公子,都准备好了,还是高管家亲自查看的,保证万无一失。”
两个书童急忙说道。
“好,下次在前院的堂屋等我就好了,没必要在这里冷着了,咱们府上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看来这个高朗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这才一夜就把这些人都收服了,这才户人家不起眼的一个小管事都能有这个本事。
看来黔国公府也真是藏龙卧虎,不能小觑啊。
其实古人并不比后人笨,自己妄想凭借后世的物品来争霸那是不行的,头脑还是不行,今后还得藏拙,慢慢来。
“小人不敢,公子怜惜,可是规矩不能废,高管家都有安排的。”
杨云滇开口了,哪知道两个书童却是不敢领情,急忙推辞。
“好吧,那就按照高管家的吩咐来吧,下次可以进来小院里面等,不用在外面吹风。”
杨云滇也就随口一说,既然是高朗交代的,自己也不好驳斥,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也要全力支持才是。
吃完了早餐,杨云滇就带着两个书童出发了,由于在金蝉寺这边还有院子,因此也就没有带什么吃的东西。
虽然不远,可是为了自己生员的形象,杨云滇还是乘坐了马车,没办法。这个世道就是这样。
在路上,杨云滇又开始在复习着自己看到的关于昆明县学的资料,这很关键,可不能连这些基本常识都不懂。
明代云南地方官学教育是在元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军平定云南后,首先恢复了一些毁于战乱的元代学校。
这方面朱元璋的义子沐英父子做了很大的贡献,对云南的教育发展居功至伟,不得不说。
到洪武末元代所建的儒学大部分得以恢复,同时又新设了一些府州县学。
以后经永乐、正统、景泰、嘉靖、万历各朝的持续建校设学,云南府州县各级学校遍及澜沧江以内的十六个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