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现在皇帝提拔的对象可是唐寅,跟朱浩有什么关系?
孙交道:
孙交心里有数。
他以往也觉得唐寅在皇帝身边的作用很大,但现在却不这么认为了。
刘春那边还在怀疑,而孙交却是见过实证的,他知道这个女婿的手段有多狠辣,连他自己都是,孙交固执地认为,所谓的唐寅进翰林院不过是幌子而已,充分吸引舆论的注意,皇帝的主要目的,是偷偷摸摸把朱浩安回翰林院,再把其提拔起来。
……
……
杨廷和请辞的奏疏正式批复下来。
此时的杨廷和,已在京城其官邸中,准备收拾东西回蜀地。
杨慎得知朝堂上有关唐寅的新任命后,当天中午回到家中,去找父亲告知此事,但这种事就算儿子不说,杨廷和岂会不知晓?
杨慎的意见,反应了时下一般大臣的观点。
那就是限制唐寅要趁早。
杨廷和道:
杨慎一时没理解父亲话中的含义。
杨廷和叹息一声,继续说道:
杨慎苦笑道:
杨廷和道:
杨慎没想到,到这会儿了杨廷和居然还不忘他。
在杨慎看来,就算自己有时候脾气急了些,但至少没惹出什么乱子,再说年轻人就该朝气蓬勃,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不然一个个老气横秋,朝堂岂不是成了死水一片?所以很不情愿接受杨廷和对他的评价。
杨廷和此时也有些心灰意冷。
劝儿子的话,过去几年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全无效果,现在说这些其实是老生常谈,看情况依然没引起重视。
杨慎不甘心地咬了咬牙,当他走出杨廷和书房时,心里依然恼恨不已。
父亲为什么不赶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