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位辅臣看过这叁篇文章,尽是赞赏张良之“退”的。作为大郑最精明的叁个老人精,看到太子的选择,与太子往日展现给陛下看的积极进取态度并不一致,便已经猜到了其中陛下态度的变化。
张信之的文章自然是不可能差,这几位辅臣也都看到了张信之与那个江上央的亲近。很显然,这是太子下意识的选择了打压张信之。
此刻的太子也是万分的头疼,他不傻, 并没有将张信之打出前二十的意图, 虽然只给了一个“上”,但是依照往年的常例,他只评出叁个“上上”,那么前二十名定然会叁四个空缺,届时便会从“上”卷中捡漏,张信之的卷子定然会以最后几名的成绩进入前二十。
按照惯例,前叁甲是断然不会从后十名中选录的。
四个人看卷,本是每人荐五卷。太子原想着,叁位辅臣中除了首辅定会荐满五卷外,次辅与季辅应该会各让一卷与自己,最多只荐四卷上来。
果然孙格正荐了五卷,李大年荐了四卷,加上自己荐的叁卷,一共是十二卷
可顾凿却一口气评出了九份“上上”!
这就导致了现在已经有二十一份“上上”卷了,根本无须进行补录。太子头疼!
顾凿也是没办法,监考过程中,除了太子,他们叁人都在考场中转悠过几次,早把江上央的字迹给记住了。而江上央的卷子正好落在了他这里!
满朝文武中,最懂陛下的臣子或许不是他顾凿,但是最了解“江彪”尿性的,肯定就是他。
江上央到底还是年轻了些,他的文章只是上等与上上之间。
顾凿的屁股决定他的脑袋,他一口气把与江上央文章相等和略差的四篇也一起荐了上去。
就算太子与首辅质问,那个江上央的文章,他也是要必保的!
他也没料到,张信之的文章居然落选了!
首辅孙格正并没有出声,顾凿两眼看天,只剩下李大年与太子互相眉来眼去。因为李大年是坚定的太子支持者。
果然,最后还是李大年豁出了脸面,将顾凿荐的刷下了两份,又从太子的落卷中悄然找到了张信之的卷子。
“老夫到底是年迈了,这份卷子才看了一半就不慎失落在了太子的落卷中,倒是让太子为了难。”
他提笔在太子写的那个“上”字边上再写了个“上”字。
张哲叁人离了文华殿,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寻了个酒楼一起喝酒。只因半路遇到叁七来迎接,才知道家里来了不速之客。
何灵姑又下了山到了竹池小苑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