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内,很多考生在熬夜。
而大理寺的监牢内,大理寺上下也都在熬夜。
被俘获的刘沓等人已经被他们熬了一天一夜,这种熬鹰的法子正开始发挥了效用。
太子下属在捕获刘沓等人的时候,京中各处势力都提高了警惕,都担心太子会借刘沓的嘴来打压和牵连其他势力的人。
可太子却下令在第一时间将刘沓在内的所有活口和证物都转交给了大理寺。大理寺卿陶丹臣,却是皇帝在潜邸时的老臣子。
对于太子的这个举措, 各方势力并未感到庆幸,而是更加忌惮太子。太子的这个举动,看似放弃了打压其他王爷势力的机会,却必将获得上至皇帝下到百官们的支持和欣赏。
大理寺从北香阁的后院地下找到了三具没有任何证明、面目全非的尸体。而仵作们查验后,却发现了这几个人身前都是经常持笔书写的人,看腹中之物的残留, 大约推断出是北方人。
京城内最近没有本地的书生失踪。所以这三具尸体最大的可能就是:来自北地准备参加会试的三位举子!
可礼部关闭考场前传来的消息显示, 一千二百一十七名报名参加会试的举子已经全部进入了考场!
大理寺上下不敢怠慢, 刘沓的手下无一例外都被用了刑。可惜效果不大,而顾忌诸国之间的俗例,有代国王室身份的刘沓却不能施加肉刑,只能熬着不让其吃喝睡觉。
大理寺监牢审讯之地,大门被人猛然推开。
大理寺少卿汤家显大步的走了进来,一脸铁青的他手里还捧着一卷黄锦。
“圣谕,对刘沓用刑!生死勿论,只要结果!”
满牢的人都楞了,皇帝这是与代国彻底破脸了。几位用刑人满脸狞笑的从地上站起了身,刚把目光投向了刘沓,此人却苦涩的笑了一笑:“你们狠,我招!”
片刻之后,汤家显走出了大牢,躬身对着前来传旨的老太监微微施礼。
“三福公公,已然问出结果, 是北地辜河郡的三名举子。辜河郡孤悬一地, 这三人少有人认识, 在北香阁被他们坏了性命。刘沓派了三个人冒充了这几位北地举子,已经进入考场去了。”
“好个代国, 如此藐视天下读书人!委实该死!”三福也担忧了起来,皇帝之所以要求立即对刘沓用刑,就是因为小郎君也在考场里。
汤家显附和着冷笑一声:“列国之中,就以代国人最缺教化。使团中有齐茂公那等儒才,也是说抛弃就抛弃,十余年来不取士,早已与胡蛮无异!”
三福差点跺脚,但是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