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二女所嫁的是梁家,手握地方实权,如今是他手里的一股不低力量,他一时还离不了。
这样看,开了私库那点心疼也忍了。
可惜,三天流水席才到一半,就接到南方兵败的消息。
有那么一刻,宗兴帝都不免自我怀疑,难道老天爷真的看不上他这个天子。
不然为什么都是当皇帝的,他怎么就竟摊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天灾连连,刚走了关外的鞑子,这会儿一个沿海小国也该欺负到他头上了。
宗兴帝将洪治国递交上来的国书看完,没忍住,啪的一声,狠狠的扔在地上。
对方国主要求取消两国之间宗藩关系,这一点宗兴帝倒是无所谓,毕竟这些年大夏对这些番国像来友好大方。
即便日后往来兄弟相称,也不是什么太过丢面子的事情。
但是除此之外,面对其余两点,宗兴帝就黑了脸。
一要向大夏求亲,其中就连和亲对象嫁妆中所需携带的匠人竟都有数量要求。
二是索要战争赔款。
大夏自高祖立国以来,便有祖训,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那怕时下大夏朝廷内斗连连,官吏,媚上恶下,且士人多好逸恶劳。但祖训终是祖训,因此时下大夏的风气,对于和亲,那是相当鄙视的。
且也是如此,宗兴帝当初弃京都而逃,威信大减。
朝中还有心气的守皇党,此事之后,虽仍然支持皇上,明面上不说,但是心底对宗兴帝却悄然多了轻视,转而也更加看中太子。
那怕看不惯外戚,但是对于周皇后和周家很多时候却是心存好感的。
这也是宗兴帝如今为什么越加厌恶太子,苛责周皇后,甚至心中有了更换皇太子的想法。
似乎所有人都盼着他早点死了,好让太子登基,这样一来大夏便没有一个违背祖训,临阵逃难的皇上。
上一个耻辱还没有洗清,眼见这下一个又来了。
这次他说什么都不干了。
“召内阁,六部尚书,还有梁将军,连夜进宫商议大事。”宗兴帝心里憋气的下令道。
一个还没大夏一洲之地大的小国,宗兴帝是想硬气把人从大夏的国土上赶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