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他们心中,以谢援的才能,让他的仕途止步于京兆尹,不算埋没人才。</p>
此时李晋提出要重用谢援,众人心中自然有些不满。</p>
李晋能猜测到几位尚书心中到底在想什么。</p>
“你们有什么意见,等朕将此次刺杀谢援的案件处理完再说。”</p>
“要是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给朕添堵,朕不介意在天牢给诸位多加个房间。”</p>
“你们明白朕的意思了吗”</p>
苏正康心中一叹,有底气拿谢援开刀的人,除了京城背靠王府无法无天的商人外还能是谁</p>
看来诸王与陛下间的关系已经僵硬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上。</p>
他们身为李晋的臣子平日与诸王府间有往来,李晋可以不闻不问。</p>
但是当矛盾一触即发时,他们必须坚定地站在李晋这边。</p>
苏正康率先表态道:“臣明白。”</p>
“行了,你们先退下吧。”</p>
苏正康等人离开后,李晋看向陈之道。</p>
“现在谢援受伤,你这个前任京兆尹就要担起责任来了。”</p>
“臣明白。”</p>
“现在京城的谣言遍地,朕先前叮嘱你的事情,你还记得”</p>
陈之道提醒过李晋,若在京城动诸王,京城的商业就要毁了。</p>
李晋则让陈之道去想办法。</p>
如今旧事重提,陈之道点头应下:“臣有几分想法,回头试试是否可行。”</p>
李晋挥了挥手示意陈之道离开。</p>
当日下午,李敏再次求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