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角度来说的话,陈之道的这个说法若是好好的琢磨琢磨,也不是没有道理。
“贸然把流民从京城分流出去,是否可能导致流民在这过程之中大量死去?陈大人,这可不是陛下想要的。”
章庭君拱了拱手,他对岭北战俘的死活不甚在意。
可到了大秦属于自己的故土,倒是多少生出了几分怜悯。
“嗯。”
李晋微微点了下头,抬眼看着眼前的陈之道。
“这个下官早有准备,只要给这些流民提供充足的粮食,在这转移的过程之中自然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同时,让地方各自拦截,也可充实地方。”
陈之道毕恭毕敬的拱了拱手。
这个陈之道……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便这么办了吧,京城现有的流民不必强求全部转移到地方,陈之道,你可得给朕量力而行。”
李晋的眼睛微微眯起,看的陈之道汗毛倒竖。
“是,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好生安排。”
陈之道跪在地上磕头,赵丕主动出来弯腰拱手。
“臣户部尚书赵丕有本请奏。”
“京城之内的捐官收入,已陆续存入户部。”
“臣斗胆请示,是不是需要从中抽出一部分,缴纳到内库之中。”
赵丕高声说道。
“臣附议。”
听到赵丕的话,大殿之上的官员们都瞬间反应了过来,一个个纷纷开始拱手附议。
“一部分充入内库?赵爱卿,这是觉得朕的内库太穷了?”
李晋面无表情的看着赵丕。
“还是说,朕的内事,尔等这些外臣也想进来插一手?”
荣登
大宝之后,李晋根本就没管过内库的事情,也没怎么从内库之中出钱。
“这……臣不是这个意思。”
“臣只是觉得,陛下的内库收入着实是有些紧张,这都是臣下的一片忠心啊,陛下!”
赵丕重重磕头。
“此时不必再提,朕今天,倒是有件事情要跟诸位爱卿宣布。”
“朕决定重整翰林院,从翰林院中抽出一批老翰林,来给新晋进士们好好的补补课。”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陛下关心这些新科进士,这自然是他们的福气。”
“臣立即就通知吏部,为今年的恩科增加上这内容。”
苏正康赶紧拱了拱手。
“退朝。尔等有什么事情,全部送军机处处理。”
李晋淡淡的点了下头,起身离开。
“是。”
一众大臣毕恭毕敬的看着李晋离开的背影。
“给新晋进士上课?这些学子都已经是进士了,还有什么必要再上课啊?”
赵丕很不理解的说了一句。
“呵,这可都是陛下的圣意,我等不可轻易揣测。”
“章院令,老夫有点事情想问问院令,不知道院令方不方便。”
苏正康主动凑到了章庭君旁边,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