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毕竟不是“望幼子成龙”,孩子幼时,快马加鞭的行径,总是带着父母的几分私心私欲在的。
想及此,裴少淮又在心里讪笑自己——这不免有些不知饥不知寒了,若小南小风是个资质平庸的,只怕自己又是另一番心境了。
不管怎么说,先让他们平安成人,再学问成才,这条路子总是没有错的。
一家人寻常用膳,因要照看两个小的,花的时辰长了些。此等平平淡淡的日常,遣去了些裴少淮心头的烦忧。
……
九龙江头晚浪息,一杆青竹钓一秋。
秋日江鱼肥美,撑杆垂钓又是文人雅士的喜好之一,于是便可见九龙江边上,或岩石岸畔,或竹林丛里,举出几杆细韧的长竹,线落江中钓肥鱼。
钓客头戴竹笠,一点一划宛如画中水墨,给江景平添了几分诗韵。
裴少淮找了个安静的去处,借着垂钓平复近来的心绪不宁——余害不尽,难免生忧。
愈是平复不下来,愈是难以再往下一步。
时已将晚,偏又有几片厚云挂于西山,遮了斜阳,使得江畔竹林里晦暗了许多。一阵秋日晚风袭来,竹林竹叶簌簌而响。
几杆斜长于江面上的翠竹,随风摇晃最甚,风来时,竹枝压低几乎触水,风走后,又晃晃举起。
便也是这阵风,吹到了西山上,散去了山脊上云雾,落日再见艳艳。
鱼线上的禾秆仍是没有半分要下沉的迹象,看来今日是钓不到鱼了,然裴少淮心境开阔了许多——全因此情此景,让他想起了陈与义的那句“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姜太公钓鱼,尚且讲一个“愿者上钩”,如今鱼儿狡猾,不上钩也是正常。
正巧此时,身后枯竹叶娑娑声响,步履频率好似丈量过一般,十分均匀。
那人弯腰拾起几片扁石,往江心一撇,打起了水漂。
扁石在水面上起起降降,激起水朵,又点出一圈圈涟漪。
“裴知州好兴致,无怪州衙里找不到人,原是躲在这钓鱼。”是燕承诏的声音。
“什么事急得要燕缇帅亲自来找下官。”
燕承诏把裴少淮身畔的书卷取来,打算以此为垫坐下,谁知被裴少淮夺了回去。
“这满地的青石不够你坐的?”裴少淮省得燕承诏有些洁癖,但坐他的书卷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