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哎,此言差矣,芸儿的命是先生救的,没有先生,哪还有芸儿。”
刘芸双手举杯,递向秋先生。
“好好好,这酒我喝!”
酒过数巡,刘喜奎双手一拍,长顺端过一个盘子。
“秋先生,这是一千大洋。当日刘某曾许下诺言,谁若救了芸儿,赏一千大洋。当然,先生虚怀若谷,视金钱为粪土,刘某这是谢!不是赏,请先生笑纳,万勿推辞!”
秋先生头摇的像拨郎鼓。“非也非也”
“大小姐被我所救,皆为偶然,况且大难不死之人,必有后福。此乃天意,人命不可违。财帛断不可受!断不可受!”
刘喜奎见秋先生不肯接受,便一挥手,长顺端着盘子退了下去。
刘喜奎略一思忖,“听闻令郎年方十八,也是一表人才,若不嫌弃,愿将芸儿许配给令郎,不知钧意如何?”
“这?……”
秋先生恍然想起那天早上救起刘芸和长军的场景,历历在目。
便笑答,“儿女之事,儿大不由爹,再说!再说!”
刘喜奎不悦,心想“我家芸儿下嫁你家那是看得起你,却何故推辞?”
自饮一杯酒,言道“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缘合不由父母做主!”
秋先生正待说话,忽然门外闯入一人,手扶门框,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来人所言令人大吃一惊……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