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赵率教阵亡的消息,袁崇焕很是心痛!
自己麾下的三名干将,现在只剩两个!
同时,袁崇焕也在庆幸!
幸好,没有发兵沈阳!
若说赵率教的遇伏是巧合,没人会相信!
不必说,他的阵亡,京师必有很多传言!
而且,这些传言,都对自己不利!
从袁崇焕口中,得知赵率教引兵回援的前因后果,王立恍然大悟!
四千轻骑回援遵化,试图将后金挡在遵化以北,这是必须的!
皇太极突破长城防线后,没有立刻攻打遵化和三屯营,而是“等待”赵率教入伏,其实很好解释!
这不是皇太极的精准预判,也不是军中有细作,更不是袁崇焕想“做掉”赵率教!
这一切,既是巧合也是必然!
后金的大军绕道蒙古而来,千里行军,不可能携带攻城装备,他拿什么攻城?
这二城未被攻破,皇太极哪敢直驱京师?
皇太极派阿济格,引白甲兵驻于遵化与三屯营之间,其目的,只是切断二城的联系!
这样一来,后金军就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打造攻城器械!
所以,这件事孤立地看起来,是后金军在遵化一带“逗留”了四天,“等待”赵率教入伏!
在某些人的眼中,就成了袁崇焕与皇太极暗中勾结,精准地“做掉”赵率教!
“袁督师,赵将军阵亡的始末,我会向万岁爷上书解释;
这事,万岁爷应该不会怪罪!
但,不论如何,你“放任”皇太极入寇,这个罪责是逃不掉的!
眼下,你只能戴罪立功!
是回援京师还是北击沈阳,你真的考虑好了么?”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