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主动权,还是握在庆忌手中的!
庆忌旋即来到悬挂着羊皮地图的屏风边上,扫视一眼,最终将目光定格在“黄父”这个地方。
“晋军主力屯驻于中牟,若要出兵驰援,可一路向西,渡过少水。首当其冲的,便是‘黄父’!”
庆忌指着羊皮地图之上,距离绛城不过一百余里的“黄父”,沉声道:“而今汾水沿岸的城邑,已为我联军所攻取,赵鞅选择从晋阳发兵,顺流直下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只有黄父,才是赵鞅援军的必经之路!”
“孙武。”
“臣在!”
作为国尉的孙武,立即站起身。
“寡人将所有武卒都交给你。另外,秦、郑两国,各出戎车二百乘,兵众一万,你为主将,子虎为副将,立即赶往黄父,务必将晋人的援军,消灭在那里,一战成功!”
“诺!”
孙武与子虎立即领命。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对于孙武的治军打仗的本事,庆忌怎么可能信不过?
吴国的武卒,原本是三万人,清一色的精锐步卒。
经过战事的消耗后,还剩下二万余人,再加上秦郑联军二万。
正面一战,孙武若是还不能消灭晋国的援兵于黄父,岂有此理?
“余下诸军,暂缓对绛城之攻势。养精蓄锐之后,再一鼓而下之!”
“诺!”
庆忌要等,等到黄父传来大捷,这才能一战而下绛城。
毕竟绛城实在是过于坚固,守城晋军的战意也很强悍。
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