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儿臣在)!”
“寡人出征在外之际,朝中的各项政务,由尔等商量,交由王后决定。若实在无法处理,可命人五百里加急,或八百里加急,转呈于寡人!”
“臣等谨遵王命!”
计然、孔丘在吴国的朝廷上都拥有极高的人望。
一个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儒家的开山鼻祖……
弟子都不少,足以分庭抗礼。
当然,实际上庆忌并不担心,计然和孔丘有背叛自己,对吴国不利的心思。
有他们在,庆忌可以毫无后顾之忧。
国家机器的运行,也能一如既往的畅通无阻。
公子鸿则是一个例外。
庆忌固然已经册立吴恒为太子,但是,太子恒早在半年前,就已经被庆忌安排到郢都坐镇。
庆忌的用意,直到这时,也才被广为人知。
让太子恒前往郢都,固然是有着镇压故楚之地的用意。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庆忌未雨绸缪,在为伐晋之战,做足准备。
因为,吴国伐晋的话,最近的路线,莫过于从南阳郡出发,借道于郑国……
当然了,不必借道郑国的话,吴军一样是可以从南阳郡、汉中郡出兵,侵入晋国的疆土。
“伯噽。”
“臣在!”
“你负责安排使者,出使蔡、徐、钟吾、唐等我吴国的九个附庸国,让他们随寡人一起参加中原会盟,并各自出兵,至少一千人。”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