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夏启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
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
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
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
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雒邑,将九鼎迁至该城,依武王之愿定鼎洛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太庙之中。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
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
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
可以说,九鼎一出世,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
鼎,原本就是一种高贵的东西。
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
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的传国宝器。
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
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此时,周天子姬匄听见晋侯姬午的问话,脸上已经有了愠色,但是不敢发作。
在一边的庆忌轻笑一声道:“晋侯,九鼎象征天下,却并不等于天下。”
“天下是天下,九鼎是九鼎,不可混为一谈。”
庆忌上前,指着自己身边的“扬州鼎”,朗声道:“天下何其之大,而九鼎只在这方寸之间,如何可以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