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扁鹊,非彼扁鹊也!
“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
按照古人的传说,医者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
扁鹊显然是一个名号,而陈缓能得到“扁鹊”之称,想必医术十分的高明。
不闻达于诸侯,在中原的民间却享誉一时。
不过,此时庆忌的关注点,却暂时不在扁鹊的身上。
庆忌看着阿青包袱里的那一堆宛如琥珀一般,结晶的石块,所谓的黄硇砂和硝石。
硝石且不说,这黄硇砂不正是硫磺吗?
要知道,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
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唯一的难点就在于配方上。
很早以前,华夏先人对这个三种物质就有了一定认识。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烧制陶器时就认识了木炭,把它当做燃料。
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木炭灰分比木柴少,强度高,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
硫磺天然存在,古时候人们就开采它。
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接触到硫磺,如温泉会释放出硫磺的气味,冶炼金属时,逸出的二氧化硫刺鼻难闻,这些都会给人留下印象。
而古人掌握最早的硝,是墙角和屋根下的土硝。
硝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它的颜色和其他一些盐类区别不大,在使用中容易搞错,而在实践中人们掌握了一些识别硝石的方法。
而不论是硝石,还是硫磺,在古代一般都被当做药物来使用。
《范子计然》记载:硝石出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