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申国则是在周宣王时,周王室为了加强对南方局势的控制而建立的一个国家。</p>
宣王封妻舅申伯在淮河上游地区,南申国的封地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门户重镇。</p>
周平王东迁以后,南申是东周王室的南大门。</p>
为了防备荆楚侵犯,周在此驻扎了军队。</p>
申国也加强了与中原内地诸侯的联系,曾将申女嫁于郑武公。</p>
这个南申国最后为楚国所灭,正式成为宛县的一部分。</p>
东申国其实是南申国的延续。</p>
楚文王灭南申侯之后,曾将南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强行迁往东面的信阳之地安置。</p>
申人成为强楚的附庸,成为当时楚国抗御巴国的前锋防线……</p>
申息之师当中的“申”,指的就是申人。</p>
“大王,臣愿率军攻取宛地,并阻击南下的秦军!”</p>
孙武主动请缨道。</p>
“大王,让臣跟着去吧。”</p>
范蠡朝着庆忌作揖道:“臣是宛地人,那里是臣的故乡,臣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p>
庆忌微微颔首,但是并没有立马同意。</p>
宛县这个地方,偏居于西北一隅,距离联军的主力太远,鞭长莫及,粮秣辎重很难运输过去。</p>
而一旦陷入秦军的围困,宛城的吴军,就成了一支孤军,只能孤军奋战。</p>
值得一提的是,宛地到随国,相隔也不过三百多里。</p>
但是,这其间一马平川,都是旷野,无险可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