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这个时候庆忌和伍子胥必须要给晏婴一个天大的面子,使其脸上有光,让世人知道他晏婴仍旧是一个忠臣,是齐国的忠臣。
只不过,晏婴是迫于各种压力,以及伍子胥的算计,才不得不到吴国定居的。
对于晏婴的这种既要当biao子,又想立贞节牌坊的想法,伍子胥是嗤之以鼻的。
不过,考虑到庆忌的感受,为了避免自己的君主背负骂名,被千夫所指,伍子胥也是豁出去了。
“吴王(大王)。”
果真如伍子胥所料,庆忌亲至之后,晏婴、晏圉父子二人就连忙出来,到府门口,向着庆忌躬身作揖。
“晏子,晏卿,寡人今日登门造访,未成想竟见到此等事情。”
庆忌摇摇头道。
闻言,晏圉的脑子嗡嗡作响,随即就来到一边,为跪在地上的伍子胥解去荆条,并扶着他站起身。
对于这一切,伍子胥并没有拒绝。
因为晏婴能走出来,足以证明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吴王,晏婴生于齐地,而长于齐地,终其一生都在齐国,食齐粟米,而今居吴,食吴稻米而不习惯。”
晏婴坦言道:“请吴王见谅。放晏婴归于齐国,颐养天年,不知可否?”
“晏子若欲归齐,寡人并无异议。”
“当真?”
“君无戏言。”
看见庆忌这般坦荡荡,而且表情不似作伪的模样,晏婴反倒是有些迟疑起来。
其实,庆忌对于晏婴是否能在吴国定居,为自己效力,根本不在意。
吴国现在是人才济济,其中不乏文种、范蠡、伍子胥等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出将入相都不在话下。
晏婴的确是一个治国之才没错,但终究老迈,年岁已高,到了真的要退休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