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最后一个病人。
35岁程女士,右肋下疼痛两月,有乙肝小三阳病史。
右胁肋隐痛,痛无定处,伴口干、口苦,厌食油腻,大便正常,小便色黄。
舌质暗红,脉弦。
诊断:胁痛。
辨证: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这样的病症,对杜衡来说不难,表现的很轻松。
但是刚送走病人,杜衡准备收拾东西走人的时候,曹炳鹤犹豫了一下,还是叫住了杜衡,“杜医生,这个病人你是怎么诊断她是肝郁气滞的?”
杜衡刚刚站起的身子,又慢慢的坐了回来,这样的场景最近一段时间总会发生,他也不会拿捏架子什么的,反正只要是曹炳鹤问了,他都会说。
但是他不会像是在卫生院,与吴不畏在一起时的那样,去主动的提问曹炳鹤。
“这个病人的病症非常有特点,每一个症状都是一种外在的反应,只要了解这个外在反应的特点,要知道她什么病,那就非常容易了。”
杜衡坐下后,身子往电脑跟前移动了一下,指着曹炳鹤刚刚写好的病例说道,“病人胁痛明确,病位主要在肝胆,其疼痛性质为隐痛,走窜不定,这正是气滞疼痛的特点。
既然知道病在肝胆,那么再看病人口干口苦的问题也就明了了,肝郁曰久,气郁化火上炎灼伤津液,挟胆热上蒸,她嘴不干不苦都不行。
小便黄是热盛津耗;厌食油腻则是肝病犯胃,胃失和降;舌质暗红则提示患者气滞血瘀。
把这些病症推理综合起来,就是她的病因所在了。”
可曹炳鹤今天的心思好像不在这个上面,等到杜衡说完,他便指着其他的内容说道,“杜医生,这个患者说了,她以前有乙肝小三阳的病史。我们是不是给做个肝功检查,还有腹部彩超比较好?”
杜衡愣了下神,若有所思的问曹炳鹤,“我这边已经辩证清楚,为什么要让病人去做这些检查?”
“杜医生,我的意思是,病人有乙肝病史,那么我们查查肝功,看看病人现在是不是还携带有乙肝病毒。查腹部彩超,便可以知道病人是不是脂肪肝,因为脂肪肝也会有隐疼的情况出现。
另外,胆结石,胆囊炎等病,同样也会厌食油腻,小便发黄。所以我觉得做这些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曹炳鹤说完这些,抬眼往诊室门口看了一眼,声音变小说道,“杜医生,有些基础检查,我觉得做做也是可以的,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准确率,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