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紧挨着厢房的两个房间是库房,用来存放制作胭脂的材料和做好的货品。
路遥前次来,和她们商量好,收拾出偏房的三间空房,一间用作原料调配室,一间是消毒室,最后一间是包装室。
调配室里新制了两个五层木架,两个带有很多抽屉的大木柜,用以存放原料,还有许多小容器,都是做实验的用具。
消毒室里砌了个迷你版土窑,旁边也有灶台,可以生火烧水,主要用于高温消毒。
另外路遥用大武朝的烤酒提纯,调配出了适宜浓度的酒精,也是用于消毒。
她提纯烤酒,尝试调配消毒酒精时,都把苏苏带在身边。
路遥想过使用现代消杀机器一步到位,但很快放弃了。
探索世界、探索真理、探索未来,甚至是探索自身,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比起直接获得当前世界最优解,培养一个会思考、有动手能力的徒弟,好像也是一种探索。
路遥尽可能把一些现代常识揉碎了,改换成古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教授给苏苏。
她们商量,第一次就采用电影院的口红样式,也就是可以旋进旋出的管状口红。
这种样式小巧方便,而且是大武朝百姓未曾见过的样式,比较吸人眼球。
口红管的原理并不复杂,她们打算用木头雕刻底座,外壳使用瓷器。
路遥和徐娘子一起完成了口红的外形设计图,总共有两个尺寸——一点五克的迷你试用管和三点二克的正装管。
正装口红管上会依照色号烧制出不同形态的花卉,而迷你口红管采用白瓷,没有任何花纹。
路遥和徐娘子商量好外包装细节后,徐娘子出城去找窑厂定制口红管。
胭脂楼原本就和窑厂有合作,经常托他们烧制装胭脂、香粉的小罐子。
路遥则和苏苏去西市找相熟的木匠,定制口红底座样品。
谈妥后,两人回到胭脂楼,开始研究口红调色。
毕竟是和电影院合作,路遥打算将口红色号与电影院上映过的女主们联系起来,到时也会从相关角度切入推广。
忙碌起来就没什么时间观念,不知过了多久,徐娘子从城外回来了,还带来了两个工匠。
胭脂楼后院院门敞着,徐娘子叫路遥到门口说话。
路遥和两位工匠打了照面,偏头去看徐娘子,不知是何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