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便看到了李月明的考卷。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默念几遍之后,院正神色激动,因为他读懂了作者隐藏在诗中的‘意’!
“诸君,我看到一篇佳作,当为甲等。”院正说完便开始有感情的朗诵出来。
欧阳立听完,立即评价道“此词看似描写游船故事,写了酒醉、花美的闲情逸致。其实另有深意。尤其后一句更是点出文骨为‘争’!联系当今就是,部分人可能就是那霸道无知的‘欧鹭’,等着作者一鸣惊人而吓得仓皇逃窜呢。”
说完如有所指的看了一眼一旁的吕调阳。
其余二人附和道“此文有年轻人该有的朝阳锐气,对于沆瀣暮沉的朝堂来说,是一篇警世之文。”
“警世之文?”院正疑惑道,这可是他首次听到这个词。
“哦,这算是大儒圈内的习惯用词。”欧阳立一脸骄傲的解释道,“文章有好坏之分,好也是分程度,有些文章虽然辞藻华美,结构惊人,但立意不足,便难登大雅之堂。而有些文章是可以作为世人头上的鞭策之刃而存在的,那便可成为‘警世’,再往上便是‘镇国’!”
吕调阳也是头一次听说,毕竟不是一个圈子的,于是好奇的问道“那陛下之前两篇,大儒圈内如何评定?”
说起这个,院正也放下了手里的试卷,转头看去。当初他读完之后,可是有着热血沸腾,报效国家之感。那感觉比手里这篇还要强烈。
欧阳立顿了片刻,脸上的优越感,顿时消散,苦涩承认道“陛下两篇均为镇国篇。”
要想成为‘大儒’圈成员,最根本就是要警世佳作傍身,然后在背后世家的宣传、助推下,通过熬年份,慢慢便可融入。
但唯有一种例外,那就是留下了镇国级别的文章,文章自带的宣传能力,会让天下人以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熟悉。
坦白说,如果朱翊钧现在卸下皇位,只要等到成年,便可立即成为‘大儒’!
所以对于欧阳立这类耗费无数时间、金钱才爬进圈子的人来说,对于朱翊钧这样的天才,是有天然的排斥感。否则也不会有现在的赌局。
这是惹了众怒了!
“想必是哪位世家传人之作,看来陛下的赌局,到是刺激了不少年轻人啊。”欧阳立轻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