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女配专治不服[快穿]> 第349章 她能让我少奋斗20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9章 她能让我少奋斗20年(1 / 7)

顾棠稍微探头看了一眼, 道“测了。您往后翻两页。a6消化之后很快凋亡了,显微镜下头基本是细胞碎片——我用的无酶的解离液。”

“b9跟e11第一次单点检测响应都在10倍以上。b9长得比较慢,还在等扩增, e11第二次做没有做出曲线来,它只有一个开关效应, 没有剂量曲线, 所以没有再扩增了。”

齐总稍微有点感慨,他这公司开了两年出头,构建质粒转染这块,还有一部分工作是提前在他学校,由他的研究生完成的。

然后就是漫长的转染扩增筛选, 不算前头公司刚开始那段比较混乱, 员工培训的时间——

“单克隆是不好挑, 尤其是表达抗体的。”齐总叹息道“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表达稳定不退化,产量上中试,满足动物实验需求的, 一共就挑出来4株。”

顾棠道“药物研发就这样, 我记得我刚来的那年,公司大会的时候, 您也讲了,药物研发动辄十年, 整个过程能烧掉数十亿美金。抗体药比化学药的研发还节省时间了呢。”

“没错。”齐总一边说,一边又开始翻她的记录, 前头几页又有个齐总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边缘效应。

也就是在96孔板里培养细胞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周围一圈孔里的培养基蒸发速度比其他的要快。

基本上16~18小时的培养之后, 四个角里的液体能蒸发掉15,周围一圈其余的孔能蒸发10。

这对挑克隆影响不大,挑克隆的时候,96孔板基本是加到200μl培养基的,培养基蒸不蒸发就那么回事儿。

但是一旦到了检测阶段,蒸发掉10的液体,也就是说药物的浓度变相升高了,会导致结果误差,对最后的数据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事儿做过96孔板筛选的人都能观察到,但是正儿八经记录分析的人就没几个了。

尤其是他们还是个新公司,管细胞组的詹明江完全没有做筛选的经验。

齐总饶有兴致看着她下头的分析和解决办法。

她一共写了两条。

第一就是周围一圈加缓冲液不养细胞,但是这个就会造成浪费,提高成本。

第二就是做阴性对照或者阳性对照最高的点。

阴性对照就是什么都不加,单纯养细胞,培养基蒸发一点无伤大雅。

阳性对照的最高点数据本来就是溢出的,等于说已经到了反应的极限,再浓也就这样了。

“你记录做得很好,希望能继续保持——”齐总一顿,又问“可以复印两页让同事们看看吗?”

不仅如此,他还想带回去让他的研究生看看。

顾棠点头,这个没什么好推辞的。就算被詹明江看见,他也学不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