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红楼姑爷> 第三十八章宫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宫宴(2 / 3)

户部侍郎胡志起身行礼道陛下,古人云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胡志的意思是继承人的选择为嫡子中最大的一个,而不是以聪明才智来分别。继承人由身份高的继承,不以年龄的大小来区别。

而众位皇子中,二皇子才是皇后所生,自然是首推二皇子。

随着胡志的话音刚落,许许多多的臣工附和起来,几乎占了朝堂一半的势力。

坐在位子上的二皇子嘴角微微上扬,似掌握了局势一般。

其实胡志的话也没有说错。

一般来说,帝王都是后、妃成群,生下的子女也不在少数,如果是个儿子都能当太子,那谁不去争呢?要知道,后宫也是权力斗争的战场,哪个儿子后面都有一帮势力在撑腰,没有个规矩,岂不就乱套了?

如果以贤德为标准,但怎么区分高低呢?再说,谁不会装呢?如果以功劳为标准,又如何去量化呢?比如战场上的胜利与后方运筹帷幄,孰轻孰重呢?

所以,按照“子以母贵“的原则,分出嫡子庶子,再按嫡尊庶卑、先长后幼的顺疗,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定在一个人范围内,打消其它人的非份之念,确保权力能平稳交接,于国于家都利大于弊。

这也是大顺朝的主流,就拿贾府来说,宝玉不正是因为是二房嫡子,所以才能得尽宠爱。

当然,皇子不止一位,有人唱嫡,自然就有人唱贤。

户部尚书刘春起身反对道陛下,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岂能局限于嫡庶之分。

接着,己方阵营的人便开始符合,声势丝毫不弱于下风。

能混迹官场的都是聪明人,他们并没有指名道姓,而是就嫡庶之分,就事论事。

立嫡立贤,自古就存有争议,一时半会也争论不出什么。

关乎国本的大事提了出来,除夕夜的宴会自然就失色不少,至宴会结束,崇明帝也没给出个态度,官员们互相使着眼色,三三两两的同行。

赵昕和元春同行,一起朝着殿外走去,施施然地坐上马车。

殿外大雪纷飞,寒风凛冽,马车外围用厚厚的牛皮包裹,被褥,暖炉一应俱全。

沉默片刻,元春道爷,那您觉得几位皇兄谁能成功?

赵昕闻言反问道你觉得哩?

“呃……”元春思忖片刻,道二皇兄?

二皇子占据着大义,拥护者众多,呼声也最高,自然是太子的炙热人。

赵昕喃喃道或许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