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农历庚午年二月十一,宜嫁娶。
李恺知道这个消息,已经是又一个周日来到李前进家时,很是惊异。惊则是因为婚事敲定的速度如此之快,异则是因为李悰两人周岁都刚过十九,怎么就能结婚了?这事儿着急也不是这么个着急法儿呀。
“爷爷,您听错了吧,是订婚吧,俩人都不够岁数呢,没法儿登记咋结婚?”李恺问李前进。
“登记?登啥记?”
“结婚登记呀,男二十二,女二十,法定结婚年龄,不到岁数不给登记,不登记怎么结婚?”
“哦,你说的是扯证呗,没事儿,先结婚,到了岁数再去扯证,农村都是这么办的,除了你爹这个城里人,大家都是先结婚后扯证,你大哥二哥他们也是这样。农村里注重的是娶媳妇的婚礼,办了婚礼拜了堂,媳妇就算是进了咱们李家门了,全村就都知道她是小猴子媳妇了。扯证不着急,好多抱着孩子去扯证的。”李前进解释道。
我的天哪,农村福利这么好吗?自己前世咋没留心过这个事儿。
“可是……这不合法吧。”
“是呀,不合法。原来法律规定是男二十女十八才能扯证结婚,八零年改成的男二十二女二十,当时我组织村里宣传的一六八开,可老百姓不认,没办法,他们认的是拜堂成亲办酒席,拜了堂就算昭示天下了,扯不扯证不重要,村里有几家孙子都满地跑了,也没去扯证。”
“行吧,入乡随俗吧。”李恺无奈地说道。
爷孙俩继续闲聊,他们不知道,同一时间,也有母女俩在议论这件事。
“娘,大悰的日子定啦?”李垚问着李老太,娘儿俩盘着腿面对面坐在炕上。
“嗯,定了,二月十一,没几天了。”
“这么着急,是不是小五把人家姑娘肚子给霍霍大了,藏不住啦。”李垚一脸的龌龊笑容。
“谁知道了,说俩人是同学,自己好上的。不好好上学,光惦记搞对象的能有什么好玩意儿。”李老太嫌弃的撇了撇嘴。
“说不准。我三哥和三嫂也是同学来着吧,他们那会……”
“那倒不会,你几个嫂子当年我都亲自相看过,本分得很,这么多年也没给我炸过刺。就是老四家那个,是他自己找的,果然还是找了个不是东西的败家精,跟当年那个妖里妖气的右派崽子一样。”李老太气急败坏的说。
“娘,咱不生气,别看他们现在蹦的欢,将来准保拉青丹。娘,你说三哥家给对方的那一万块彩礼,真是那个死彪子给的?”
“说不好,应该是,死彪子就那揍性,喜欢谁也舍得下本儿,这两年大悰把他伺候的舒服了,保不齐他就下血本了。反正他也快死了,留着钱也没用,将来连个给他烧纸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