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荼荼指指自己的鸟瞰图:“三维地图,就是实景模型。”
“像这样——取多个视角,画出透视关系,把每一个方位孤立的视角模型缝合起来,就是三维地图了,可以精确建模,把实物缩小到分毫不?差,放到沙盘里?——这就是最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模型。”
她尽量讲得平实,话里?还是带出了许多专业词汇,几人穷尽想象,听了个一知?半解,却仍震撼不?已?。
裴先生一针见血抓到要点:“如何取得多视角?绕着圈、围着一个地方画吗?”
唐荼荼:“最简单的是三点定位,取三个不?同的视角,得有一个视角在地面?上?,做基准,剩下两个视角尽量取在高处,用十字仪测量倾角、还有长高尺寸,按相?同比例尺算得数据之后,用黏土、水泥之类的材料就能?捏出一个立体地图
来。”
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嘴上?三言两语难说明白,唐荼荼在纸上?画了几个多棱多角的立方体,并列成?排,讲明白了三视图。
她又仅凭记忆,从东市中心的市署衙开始画,将那几个黑方框画得立体起来了。
“这就是BIM建筑信息模型。测量不?难,难在计算量偏大,得多验算几遍才能?保证数据精确。”
她嘴上?这么讲着,心里?却唉声:后世的地图绘制哪有这么复杂?
信息大爆炸以后,是数据的时代了。遥感扫描两分钟就能?出图,GIS也能?在几秒里?汇总有记录以来的全部数据,拓扑建模模拟出最佳方案,细致到“山上?刮了一股风,气象台就提醒你下周有雨记得带伞了”。
她站在天楼上?,垂眼望着塔下,一排排的守卫挑灯夜行,似蚂蚁一般做着机械运动。
唐荼荼不?合时宜地萌生出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愁苦。
人人都知?道科技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可这一步,与那一步,之间相?隔了怎样的变迁,才将一代一代人的才智与血汗融合在其中……
真庆幸,这千年来一直有学?者专精于这样枯燥的事。
这世上?,沧海桑田会消亡,物种会灭绝,唯有科技从不?断流。
几人都是聪明人,拿着她的图细细琢磨,不?需再赘述,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裴先生惊叹道:“此法甚妙!虽所?用人力过巨,但堪舆绘图本来就是慢工出细活,常常几年才能?成?就一幅省图——像姑娘这样地形物象俱一一呈现?,寻常舆图无须精细至此,可要是用作战场沙盘,又当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裴秀,魏晋时山西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开创制图六体法作为地图绘制原则,一直沿用至明清。
但因为工程量巨大,古代只有皇家和官府能支撑科学绘图,所以民间的地图绘制走向了另一个更有人气的分支——山水风景地图,也就是写意山水画,比如坐一条船在河里走,看见山就画山,看见景就画景,没好景色的地方就空着不画。 .w.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