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山说:“我叫林俊山。路过的。姑娘你是......”
姑娘说:“这是我家。我叫秋妹。那是我娘。”
阿婶也说:“对对!这是我的女儿秋妹。”
此时,秋妹的爹进门来问:“哪里来的客人?看起来还是一个书生。”
林俊山赶忙上前施礼,说:“叔叔好!打扰您了。”
秋妹的爹乐呵呵地说:“有客从远方来,不亦乐乎!来!小伙子,难得。今晚就和我吃几杯酒。”
林俊山说:“恭敬不如从命!我在山里也吃自己家酿的酒。”
秋妹的爹招呼林俊山坐下,然后叫秋妹的娘,到厨房拿来酒、肉、鱼,一家人就和林俊山吃起来。
秋妹的爹拿起酒来说:“小伙子,能到我家来吃酒,是天大的缘分。如今战乱年代,十室九空,要见到人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林俊山听了这话,心想:我在山上时,就没有听到这话。真是战乱年代,要到京城去找姨父,不知能否找到?娘说过姨父是一个将军。七年前曾经带兵路过这里,娘刚好到镇上买东西,因此见过一面,还交代有事去找他,留下了住址。
秋妹的爹见林俊山呆呆的,好像在想什么事,给斟上一杯酒,说:“小伙子!今日有酒就是福,不管他日祸与福!”
林俊山听了这话,才从思考中回过神来,说:“好!叔叔,我敬您!还未请教叔叔高姓大名。”
秋妹的爹说:“我姓杨,叫杨强。呵呵!强而不强,如今只在这山乡聊于度日吧!”
林俊山说:“好!我敬杨叔叔一杯。”敬完后,杨秋妹给林俊山夹菜,说:“林哥哥,你吃菜。”
林俊山赶紧说:“谢谢!”说此话时,自己脸也红了。
阿婶看着林俊山则心里直高兴。看着这个小伙子,虽然是山里人,但是,却像城里人一样。肤色白白的,八尺高的汉子,一字眉,大眼睛,高鼻子,方形嘴,两耳厚长,真是有福之相。
心想:我家秋妹十五岁,如能配上此子,也不会枉费养她这么大。心里想着,脸上笑眯眯的。虽然是成年人,一旦紧张起来,还真的慌张,她说:“俊山,多吃菜。吃的饱饱的,明天上京赶路才有力气。”
杨秋妹撒娇地说:“娘!怎么说这个呢!”她意思是娘你怎么赶人家走呢!我心里甚是喜欢他。
秋妹的娘马上改口说:“吃的饱饱的,睡好觉。俊山呀,你今晚就住我家吧!我家空房子还有几间呢!”
林俊山不好意思地说:“阿婶,不好意思。我怎么能够再打扰呢。”
杨强说:“孩子,不要紧。谁都有出门的时候,你今晚就在我家歇一晚,明天再上路。”接着杨强问了林俊山的家里的情况,读了多少年书,上京要找谁等。林俊山都一一作答。
杨强打从心里喜欢林俊山,趁着高兴,酒一杯又一杯地喝,还说了很多过去的事。说,他原来参加晋军,曾经领五百兵,在跟北魏,也就是拓跋氏的战争中负了重伤,然后就离开军队。之后,娶了妻子张氏,就带着她到这个镇上来,以打菜刀、剪刀等生活用具为生。原来,生了三个男孩子,皆因病无药可治而养不活。以后才有了秋妹这个女孩子。
杨秋妹见爹爹今晚喜欢喝酒,就一杯又一杯给爹爹斟酒,她敬爹爹酒,自己也喝一些酒。杨婶见丈夫今晚如此爱讲话爱喝酒,也一盘一盘地炒菜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