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信息的爆量增涨,确实是拉动人气的好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称网络文学的,也是文学领域的一部分。
--不是任何人,发表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就可以在自己身上贴上“作家”的标签。
--所谓的网络,不过是一群自娱自乐的年轻人,发出的无病呻吟罢了。
…………
等等。
基本上都是批判诋毁的词语。
这些都在元霄的意料之中。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元霄的网络,有点动了别人的蛋糕。
首先,传统文学认为,网络拉低了文学的门槛;
其次,作家这个称呼将不再是需要认可的存在;
最后,版权等等的问题,牵涉到切实的经济利益。
以前的书,都是出版,有出版社花钱购买出版版权。
读者将书买走。
但是网络文学一旦推出,尤其是微圈这样开放的平台。
那么作者的经济利益从哪里来?
并且,以前的作家,靠的是畅销量、文学获奖来提升自己的名气。
但是网络,具备天然的人气流量,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作品成名的周期。
这又是让传统作家羡慕嫉妒恨的原因。
原本他们只是认为,元霄不过是小打小闹。
但正式发表之后,他们隐约感觉到了潜在的威胁。
长此以往,谁还会去看付费的纸质。
元霄的这种模式一旦成立。
那么未来很可能变成先网络发布,人气上来之后,书籍再实体化。
实体化的书籍,变成了真爱粉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