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一个注定要走的人身上浪费精神呢?
对于胡珊妮来说,她倒没有什么“挫败感”。
在“霸刀刀工作室”被磋磨的那半年,她早就被甲方和霸刀刀“历练”出来了,她不怕反复修改,也不怕被人训斥。
她有一腔编剧梦,她什么都能忍受,唯独不能忍受没有活干。
“要怎么让一个十七八岁大的女主角,醉得“唯美”呢?
胡珊妮看着原著,头都要挠破了,开始想自己十八岁的时候。
不行,不能想,自己十八岁的时候一天到晚都在头疼功课做不完,刷题都来不及了,哪里有时间去谈恋爱?
谈恋爱就谈恋爱,要她跑到酒吧喝到烂醉如泥,OMG,不敢想!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情节有什么价值呢?
胡珊妮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编导里也有个“编”,她自己后来也自学了很多国内外知名编剧的网课。
她的想法很朴素,她始终认为,一个故事必须要有个主题,哪怕是恋爱剧,也该有。
这个主题不是在想法里表达,不是用台词表达,而是该在故事里慢慢让观众去发现。
这个主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是能让别人看完这部戏后有所收获的。
冰若梦的故事不是不好,但是还是“肤浅”。
在这种“肤浅”的故事上进行的改编,如果不能抹平逻辑上的BUG和人设、剧情上的不合理,哪怕剧情在丰满,冲突再剧烈,那也是镜花水月,都是浮于表面的“热闹”。
“谁在乎呢?”
胡珊妮再次看向自己的记事本,在心中自嘲,“我连自己的作品都没有,哪来的资格去对别人的东西评头论足?或许,他们还会想……”
——你在这里说的头头是道,轮到你写的时候,恐怕还不如别人呢!
想到这里,胡珊妮突然一怔。
轮到我写……
我写……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