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结又解约了的《蛮战》居然有一枚强推章,也是迄今为止很多新入坑的读者们疑惑的一个点。
现在这本《蛮战》在创梦也算是小热的话题了,关于它为什么昙花一现又戛然而止,文下也有很多议论,不少人都想知道作者这么多年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又会回来写书。
以前连胜也在意同样的问题。
但现在她关心的已经不是这个。
打开《蛮战》,抚摸着屏幕上那枚小小的奖章,默读着自己五年前亲自写下的推荐词,连胜带着微笑,开始追更。
恢复更新后的《蛮战》还是在每天凌晨五点更新,更新的字数也依然是雷打不动的4000多左右。
因为工作太忙,连胜已经很久没看新更新的《蛮战》了,上次才看到他穿越了瀑布,走出了大山,决定替自己的部族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现在,她已经看到了男主角带着部落里剩下的老弱妇孺走出了大山的部分。
可蛮荒部落的孩子们对山外的世界一无所知,他们不但和外界语言不通,黝黑而高大的外表也异于常人。
这些孩子们对山外的世界充满着未知的恐惧,也找不到愿意接纳和用平常心看待他们的人,渐渐变得敏感多疑,开始质疑他们拼命离开大山的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官员劝男主角带着族人到“异乡人”聚集的邻邦生活,那里正在打仗,接纳和包容所有的“外人”——只要愿意为他们打仗。
但男主角带出孩子们,却不是为了让他们打仗的。只有让年轻的一代融入山外的世界,了解山外的世界,才能彻底摆脱人们对他们“蛮荒”的定义,让他们变成更好的人。
于是男主角寻求这个国家“大儒”们的帮助,希望当地的“学府”能派一些先生来教导这些孩子。
而作为请求他们教导的代价,他们部落里成年的蛮族战士,将成为这个国家的雇佣军,替他们征战。
莫名的,连胜就想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
她想了想,重新打开了聊天栏,在那张“星落瀑布”的图片下,打下一行新的留言。
【责编连胜:方才刚好看到你的《蛮战》写到孩子才是一个种族的未来那个部分,想到我最近签约的一位新作者。他是个老师,但对现行体制下的应试教育非常痛苦,他的书里有一种观点,认为“土壤”的作用,更大于“种子”和“园丁”。不知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打完这段后,连胜还发出了一个俏皮的颜文字o(* ̄  ̄*)o。
不知当年迷路看到自己这本《蛮战》得到的推荐词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是和大部分作者一样,既感动又惊喜,还是荣辱不惊?
连胜的目光重新从首页那枚强推章上扫过。
多希望,她那年的肯定与赞许……
——能在那个燥热烦闷的夏夜里,为他带去一点舒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