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回到驿馆之后,呼延觉越想越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儿。
呼延觉如今四十几岁,跟景文帝年纪相当,他年轻的时候是来过大周这里的,那个时候还是上一任皇帝在位,当时大周上下的态度,给呼延觉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软,特别软,当时大周从上到下,都极为的软弱。
哪怕是打了胜仗也是一样,和亲、赔款、割地一样不落,呼延觉还记得当时他们北庭也是没有粮食,挥军南下连屠大周七城,当时大周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不是仇恨,而是示弱跟惧怕。
北庭将士高大威猛,一个人几乎能抵大周两个还多,北庭中人个个骁勇善战又生性残忍,这种情况下大周怎么可能打的过呢?
于是先皇还未迎战,就已经先弱了三分。
在先皇眼里头,百姓的生死哪儿有他个人的安危重要?能息事宁人,就算是牺牲一些也无所谓。
而且当年最耻辱的还不是这个,下令允许北庭带刀上殿算什么?先皇更是在使臣来是让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就是堂堂公主在大庭广众之下献舞,用以讨好这群残暴的北庭人。
公主当夜一夜未归,第二天从驿馆回来之后便自尽了。
至于是真自尽,还是被逼自尽,如今早就没有人知道了。
由于公主死的不体面,先皇更是直接将她从玉牒中除了名,到如今,那公主甚至连个姓名都没有。
那时呼延觉还年轻,甚至都不到二十岁,他亲身经历过这一切,当时整个人心中便极为震撼。
原来一个国家,竟也能软弱至此。
后来还是镇国公崛起,将那七座城池尽数夺回,北庭才逐渐没那么放肆。
只是印象一旦留下就难以抹除了,无怪乎时隔这么多年,北庭又一次缺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周。
当时的景文帝还只是太子,跟现在的太子不同,当初他的处境可比自己儿子要艰难多了。
先皇更为属意宠妃的儿子们,本身就看景文帝不太顺眼,但因为景文帝从出生那日开始就被立了太子,加上朝臣反对,先皇这才没动他。
不到二十岁的景文帝可想而知过的是什么日子,比那公主也强不到哪儿去,都只是被肆意摆弄的玩意儿罢了。
故而哪怕如今景文帝态度强硬,呼延觉心里头想的还是那个夜宴之上被人灌酒还不能反抗,还要强撑着笑脸,哪怕醉了也不能显露出来的太子殿下。
呼延觉当时年纪还小,处于队伍的尾端,再加上他长得不怎么显眼,景文帝这回便没认出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