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现在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中心厨房的开业上面。
一个生产型的中心厨房开业,也没啥好折腾的,何况现在厨房已经全力开始运转了起来,不能因为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
影响了厨房里的工作。
但是刘能兴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宣传清水镇的好机会。
他居然又请来了平城电视台的记者,而且这次可不是什么生活栏目的二线记者,而是平成新闻栏目组的当家新闻记者。
平城市城西区清水镇的一家生产预制食品的中心厨房开业能有啥了不起的,虽然这家厨房生产的预制食品号称年预计产值高达上亿元!这样的企业对于当地来说算是个好企业,可是如果放到整个平城就根本不够看,怎么也不会惊动平城电视台的大记者。
但是如果加上这家中心厨房选用的食材原料全部来自当地,给当地的三农每年都能带来几千万的收入,扶植了当地几十家养殖户、种植户,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点。
这个节骨眼,只要是能跟脱贫致富挂钩的行为,就都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
企业扎根当地,雇佣当地的工作人员,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也是一个宣传的好噱头。
连常石磊组织的那三百多人的销售团队,也被刘能兴拿去做了文章,当做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标杆模范。
这样一来,中心厨房开业就有了一定的宣传点,再加上区里领导也帮忙说了话:“确实应该报道一下,他们这个企业是从一家村办企业发展起来的,去年就带着贫困红旗村一起脱贫致富,现在这个红旗村已经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村,如今又搞出来了这个中心厨房,还创办了一家五星级的养老院,所以这样的企业值得关注一下。”
于是中心厨房的几款菜品就这样登上了电视,就在晚上七点前的当地新闻中,被狠狠的宣传了一把,同时露脸的还有那几位厨房的老前辈!
而姚远乘着这个新闻的热度还没消散的时候,又开始了故技重施,找来了各个平台上的美食博主,又是投放了一波流量。
于是这家中心厨房生产的,那些看上去有些与众不同的预制菜品就已经开始悄悄的走红。
如今的老百姓其实已经不太相信那些广告宣传了,总会觉得这里面的水太深,货不对板的事情很常见。
但是对于那些位德高望重的名厨推荐的菜品,还是保留了很大的信任度,尤其是这些推荐还出现在了严肃的电视台的每日新闻里。
听到那位董大师说什么元朗盆菜里的调味定口是自己亲自指导的,而那位鲁菜泰斗陈老爷子则一脸笃定的说什么焖酥锅完美复原了自己小时候的味道。
这一下子就激起了美食爱好者的好奇心,都想买来试一试这个玩意到底有没有像他们形容的那么好。
董大师的菜,一般人还真吃不起,新开张的董氏.海参里面,一道元朗盆菜的售价都得上千!如今就能花个几百块就能尝到一模一样的东西?而且听说里面的鲍鱼还都是来自菲州的干鲍?
至于陈老爷子都已经八十多了,他心心念的一道小时候的美食会是什么味道?而且这个焖酥锅看起来原料还非常丰富,花上一百多就能买上一份,能够在家宴的餐桌上当个主打菜了。
关注这些公众号的无一不是美食爱好者,平常也喜欢在家里露两手,这些人才会是红旗厨房预制食品的主力消费者,用这个方式给产品做宣传就算是走对了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