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谢谢里长。”
“……”
刘玉芳后来也加入到了书写对联行列,她对这位义弟的善举行为,大为赞赏。
前后有四个先生写对联,速度就快出不少,全村一百多户人家,整整写了二天才算完工。
年糕加工则要麻烦些,已经弄了三天,后面还有来排队等候的村民。
吴老三他们从天朦朦亮开始,一直忙到天黑,快要伸手不见五指的境地才收工。
大伙直累得腰酸背痛,个个都说这样下去吃不消,像林根这样的大力士都摇头晃脑的,其严峻形势可想而知。
陈天华自己也非常清楚,虽然没参与书写,但两手没闲着,一直在递东拿两的,双臂也是发酸。
亭娟姐妹俩二天下来,右手五指有点抖颤,筷子都夾不住……
怎么有这么多人呢?
究其原因?
“王屠夫家好像来过几次,昨天是他大儿子,今天来的是他家小儿子,还有汪麻子家也是。”
“今天开始有陌生面孔出现,应该是附近村子的。”
“有邻村的挤进来,本村的人意见很大,今天就发生过争吵,明天估计会更严重。”
“听说有人在逗售生意,即帮邻村的人家排队或插队,收取加工费。”
“有人在现场偷年糕,乘乱没人注意就抱走一提。”
“……”
大伙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大多数人都觉得做这善事,费钱费力还不落好,有些憋屈。
主要是吴老三,林根他们这些人中间,没有一个人是识字的,来加工的都没有什么登记,乱哄哄的谁拿米来就烧火蒸,有重复来的就搞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