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闻言,必定畏惧,而后下令杀十常侍。”
“纵有变故,大将军手握重兵,亦何惧之有?”
何进闻言大喜,就准备依计行事。
主簿陈琳谏曰:“谚云:‘掩目捕雀’捕一微物,尚不可自欺而得之,况以诈而理国事,其可成乎?”
“今将军身傍皇威,手握重兵,欲诛阉竖,仅举手之劳。”
“而反借外臣,令犯京阙,何异倒恃太阿,授人以柄?恐事无功,反生乱也!”
何进却不听谏言,仍旧依照袁绍计策行事。
何进遂令大将军府掾王匡,返回家乡泰山郡,招募五百强健弓箭手,屯于雒阳西侧。
令东郡太守桥瑁,率众屯于城皋。
又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放出风声欲诛宦官。
相比起历史上,只是少了董卓而已。
何太后却仍不屈服,始终想要保住十常侍,用以制衡何进以及朝臣。
何苗知道事情紧急,急忙劝谏何进:“我等起初从南阳而来,俱以贫贱,依靠十常侍才得贵富。”
“国家之事,并不简单,正如覆水不可收也。”
“今若诛十常侍,又有何人钳制士族?望兄深思之,且与宫内和好如初。”
何进闻言,越加犹豫不定。
袁绍担心何进改变主意,于是威胁道:“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
何进遂下定决心,以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对此事有专横独断之权,另外还册封王允为河南尹,作为策应。
袁绍得到独断之权,当即暗中冷笑:“合该宦官与何进皆亡矣。”
袁绍当即令雒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并催促丁原等人快速进兵,准备进宫平乐观。
直到此时,何太后才知道局势失控,不由恐惧万分。
她急忙罢免中常侍及小黄门,让这些人前去何进那里领罪,只留何进平素亲近之人守卫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