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董卓那时羽翼已丰,也看透了朝廷用意。
他接受了朝廷任命,却不肯交出军队,反而为自己辩解道:“臣下掌兵十年,士卒与我情同手足,不愿与我分开,臣乞求带领麾下将士前往并州,镇守边垂。”
那时,董卓正与皇甫嵩清剿叛军。
皇甫郦劝说从父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不从,只是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之事上奏朝廷。
朝廷虽然责备董卓,却也拿他没有办法。
相比起董卓被册封为并州牧之事,关羽如今得到这个职位,反而尽显天子恩宠。
朝廷不仅没有剥夺关羽兵权,更加封其为征北大将军,有节制幽、并两州之权。
如此恩宠,遍观整个大汉,也算得上独此一份了。
“陛下,难道是准备动手了?”
想起了州牧制度的推行,想起了正在筹建的西园八校,关羽内心沉重。
他发现。
自己虽然改变了很多事情,历史却拥有极强修正性,很多事情仍旧避免不了。
州牧制度的施行,的确算是汉王朝自掘坟墓。
然而,刘宏如今施行这个制度,也是出于无奈,只得借助地方势力镇压叛乱。
否则。
哪怕刘宏再筹备数年,国库中钱粮仍旧会花费在平叛上,根本不可能组建西园八校。
最为重要的事,刘宏并不知道,大汉后来会进入诸侯割据时代。
他也知道州牧制度的施行,所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正是为此,刘宏才只册封了四位州牧。
除了关羽以外,其中两位是汉室宗亲,一位乃德高望重的朝中公卿。
至于日后的荆州牧刘表、冀州牧韩馥,都是日后董卓册封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