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三千匈奴骑兵被完完全全包围以后,哪怕匈奴战马速度很快,也不可能迅速突围。
不能迅速突围,等待匈奴骑兵的就只有全军覆没下场。
此时不仅仅是于夫罗,所有匈奴骑兵都陷入混乱中,显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结局。
“我们已经被包围,根本没有了退路。”
“纵然放弃尊严选择投降,你们以为鲜卑人就会放过我们吗?”
“想想那些在弹汗山被屠杀的鲜卑民众吧,如果不能奋死一搏,等待我们的将是与那些枯骨同样的结局!”
“为了荣耀,为了生存,诸君随我冲锋,相助军候斩杀檀石槐!”
就在于夫罗以及鲜卑骑兵陷入混乱的时候,臧洪忽然拔出腰中佩剑,厉声呼喊。
这个时候,臧洪似乎明白,为何关羽明知檀石槐会使用迂回包抄战术,仍旧没有提醒这些匈奴骑兵了。
臧洪非常清楚。
这些匈奴骑兵但凡有稍许退路,就绝对不可能鼓起勇气与鲜卑人作战。
他们所能做的,只是仗着马快逃跑。
然而,当匈奴骑兵被鲜卑人包围以后,这些匈奴骑兵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正如臧洪所说的那般,鲜卑人绝对不可能接受匈奴的投降。
陷入绝境中。
要么在恐惧中被鲜卑人屠戮殆尽,要么跟随关羽发起最终冲锋,拼死一搏。
关羽从一开始,就在算计这些匈奴骑兵。
将他们逼入绝境发起奋死一击,也是关羽早就做好的打算。
不过对于此事,臧洪仍旧有些惴惴。
按理来讲,匈奴人被逼上绝境以后,很有可能会置之死地而后生。
然而,并非所有人面对十倍于几的军队,都能鼓起勇气发起冲锋。
假如有些匈奴士卒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有希望逃得性命,就不会送死般发起冲锋了。
真要如此,这些匈奴骑兵只会迅速溃败,然后在鲜卑的追击下被全部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