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未经训练的乡镇孩子,能和他打成这样,还能赢下两三分。
原本在远处的俞近识也不知什么时候到了球台旁,他双手抱胸,看着常晴的动作——她在尝试,在尝试多种方法去突破陈国鸣的防线。
这些尝试,有的生疏,失误也多,或许是因为之前没有这样的对手,所以这样的尝试,看得出来是第一次。
但随着时间推移,常晴的失误球越来越少,比分甚至追了上来!
18比12!
当又被常晴一个快速球打到球台边缘,而陈国鸣没来得及救回来这一分时,他才反应过来——
常晴已经适应了他的节奏,并且摸索出了应对他的方法,虽然还并不是百分百成功,但这个速度也太快了,从他们见面开始,这才打了三十个球!
一局结束,比分停留在21比16,常晴输了五个球。
陈国鸣反而擦了一下冷汗,“还好没让那十个球,不然胜负真不好说。”当然,这是他自谦的说法,他用的是木拍,对球的影响和胶皮拍比起来差别很大,而且他也没和常晴打旋转。
不过陈国鸣也庆幸自己和常晴打了一场,刚才的刘耀,完全没探出常晴的一半实力!
后来,在回区城的车上,陈国鸣问俞近识怎么看这次考察中表现最出色的那个女生。
俞近识只想了半分钟。
“同年龄以下无敌。”
他没有说,专业以外,业余无敌,而是说——十二岁以下无敌。
十二岁以下,包括经过专业训练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打得过她。
无敌这个词说出来有些夸张,不谨慎,还有些托大。
但这是他对一个孩子能给出的,最高评价。
也是他这一生,唯一一次对一个人,使用这个词。
**
王利材去了校长办公室。
宋翠菊那便是没法交代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常晴在考察那天的表现太优秀了,而她门门满分的文化课成绩,进体校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