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映的有问题蔬菜,都只有土豆吗,还有没有其他蔬菜”?
“那些有问题蔬菜,都是从哪家供应商那里进货的”?
马毅搏想了很多解决办法,不过很多办法都是目前没办法解决的,只能先问出能够解决的地方。
“这个暂时还没有办法确定”;
“因为都是供应商一起配送,很难分得清哪些蔬菜对应哪家供应商,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师傅拉过来的货分配的几个门店,每天的折损率都比其他的高一些”;
“而这个师傅,他拉的是两家小供应商的货,至于是哪家,还没办法判断”。
王利芬把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
这也是王利芬经过马毅搏之前的开导,全身心精力都沉浸在工作中,才发现这个细节,不然也很难发现;
卖菜的店铺,哪能没有折损率呢?
但如果有一定规律性,那就不是简单地折损率问题。
“行,麻烦王姐了,明天的货照旧,不过,你和威子以及段浪三人去一趟”;
“让段浪开我的车带你过去,所有送货的车进行抽查,重点抽查那两家供应商”;
“别去的太早,也别去的太晚,对方刚装车完成后,你们出现就可以”;
“不过,别耽误太久,影响了店里蔬菜的配送盒到货时间”。
这件事情,也算给马毅搏敲响了警钟;
秦大妈看似风风火火、蒸蒸日上,但自己没有办法管控蔬菜的源头,这就很难避免刚才王利芬所说的事情;
供应商给里面稍微掺杂一些残次品,秦大妈人员根本看不出来;
哪怕每天早上对到货进行抽查,想要发现哪里有问题,太难了,除非全部检查一遍,但又不现实;
但这种参杂残次品情况,日积月累下来,对于秦大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现在秦大妈想要有自己的种植基地,或者说秦大妈从市场上直接收购,根本不现实;
没那么多人力和物力,更没有那个财力;
要知道,现在秦大妈的供应商,是从其他地方把各个种类蔬菜收购过来,然后统一给秦大妈配送;
如果去掉供应商,那就得秦大妈的员工一个个菜品去收购,并且运输,这个成本可一点都不低。
自己暂时没有办法建立蔬菜种植基地,那能不能控制一个有这方面渠道的供应商呢?
马毅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华南农贸的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