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两天,龚若海家中门庭若市,竟像是考中了状元一般,平时少见的亲戚朋友邻居等等也俱都过来嘘寒问暖,甚至连里坊的坊长都提着猪肉笑呵呵地来慰问了。
诸般世相不必多提。
之后龚若海正式接到了通知,通知他去参与培训,培训当天,他还是早早来到了培训地点,便是江陵府的学监。
在学监里,他粗略数了一下,最终参与培训的大约是一百八九十人,估计是刷了一百多人出去了。
心下不由得有些心惊,不是面试简单,而是通判大人对他青眼有加,这才那般轻松过了面试。
于是他心里便对陈宓心生感激,正想着以后如何回报陈宓的时候,陈宓忽而出现了,笑呵呵地与大家说道:“诸位同学,这入职培训啊,主要便是由本官来给大家做培训,以后大家也算是我的学生了,若是工作过程之中,有什么疑问的,都尽可找我来……”
众人顿时大喜。
有人消息灵通的,知道陈宓的背景,知道这位背后站着的可是一个参知政事,而陈宓亲自给他们做培训,还承认他们是学生,这里面拉拢的意思已经足够的明显了。
龚若海虽然不太知道这些,但知道有一个通判做老师,对以后的好处可是不少的,也是心中大喜的。
陈宓看到了大家的神情,心下也是颇为开心。
这些年轻人虽然只是胥吏,如果以后不参加科举,一辈子也就只能做胥吏了,但陈宓却没有小看他们。
胥吏也能够干大事。
无论是此次要开发荆湖地区,还是以后还要干更大的事情,都需要一批能够做事的人。
如果是官员,陈宓有张载的弟子,也就是陈宓的同窗以及同年们,但要在基层发挥作用,即便是亲民官也有许多事情是做不到的,还是得依赖胥吏才行的。
此次他要培养出来大批有能力,有操守的胥吏,以填充江陵府,继而填充荆湖地区,甚至以后要培养出来大批的公务员,以取代大宋朝盘根错节的胥吏家族。
如此陈宓才能够对基层如臂指使,以后若是要变法,才能够保证这些新法不会在执行的过程之中被扭曲。
而且……这些胥吏,也是他以后要用来对抗大户的主力!
此次选拔出来的胥吏,大多都是贫苦出身,即便是家境好点的,也多是一些小门小户的,与江陵府大族关系不太大的,那批被筛选掉的,便有不少是江陵大户的。
江陵大族扎根民间,想要对抗这些大族,关键还是得争取民间基础,这些从贫寒家庭中选拔出来的胥吏,便是可以帮他做到这些事情的。
不过,估计这次筛选之后,江陵大族大多会明白自己的打算,估计他们是不会甘心的,虽然自己杀了一批人,但这毕竟是要挖他们的根基,估计他们还是要反扑的。
对此陈宓有所警惕,但他的心思却是放在培养这批公务员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