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瞥了眼不知何时进门的李高炽、李高煦,笑问道:“还请陛下细言之。”
“隋唐三省,中书取诏,门下审驳,尚书奉而行之,六部实则归于尚书省。”李允熥侃侃而谈,“如今皇组父撤三省,六部直抵御前,事务繁多,帝王一人为之?”
“皇组父撤三省后,每日批阅的奏折要装满几十个竹筐。”
“更别说,皇组父英明,后世子孙呢?”
“若是遇上昏庸无道的君主,都察院有胆量劝谏吗?六科有胆量封驳圣旨吗?”
“若是三省仍在,门下省侍中当有封驳之权。”
徐氏皱眉苦思,李高炽突然在背后笑道:“陛下这是想偷懒呢,几十个竹筐……”
“封驳圣旨?”李高煦冷笑道:“只怕是因为礼部无视陛下命朝鲜进献美女吧!”
“你胡说,我没有!”李允熥转身骂道:“老九,你这是嫌乾清宫还不够热闹?!”
“不知道我为何这几天为什么呆在坤宁宫?!”
饶是李高煦今天心情不畅,也忍不住脸上带出几丝笑意,徐妙锦撞破了陛下的鼻子,又一拳将陛下打成熊猫眼……最近礼部正在筹谋选妃事,帝后有点不合。
用李允熥的话来说,现在都用不着制冰了……乾清宫里整日冷飕飕的。
李高炽坐下笑问:“陛下,隋朝亦有门下省,但隋炀帝还不是国破身亡?”
呃,这个……李允熥只能转头求助的看向徐氏。
“隋炀帝在位期间,门下省少有封驳,虽多有苏威等名臣劝谏,但隋炀帝罢其官……”徐氏叹道:“开运河不惜民力,征高丽师出无功,三下江南不守其位,近谗喜佞不纳谏言,如何能不国破身死。”
李高炽神色微变,点头道:“碰上隋炀帝这种……就算是比干剖心也无济于事。”
“陛下所言虽有偏颇之处,但亦有可取之处。”徐氏缓缓道:“其实隋唐三省六部,但在中晚唐至两宋期间,设政事堂,但凡议事者,皆视为宰辅。”
李允熥听得懵懵懂懂,一脸茫然……经过几个月的历练,演技愈发炉火纯青了。
李高煦也是一脸茫然……呃,他是真的没听懂。
而李高炽隐隐听出了点味道,徐氏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三个人中,只有李允熥一个人能确定徐氏在想什么,可能会做什么。
武英殿议事,最早起源于小半年前双方的第一次谈判,之后双方势力的交锋都被刻意局限在这个范围,总不能每次交易都打生打死吧?
之后朝局渐渐平稳,双方也将武英殿作为了固定的议事场所,试探、交易、交锋都在这儿进行。
所以,武英殿事实成为了政事堂一样的存在,但问题在于,这些人大都是有其本职的,他们既没有宰相的尊崇,也没有宰相的地位,却实际运作这个帝国的运转。
说得简单点,徐氏私下不止一两次吐槽,武英殿议事,几乎和民间吵架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