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真是玄学的作用还是怎样,转天罗扇就又拉到一个加盟的,下午又一个,转眼零花钱的小本本上就多了六十文!
这样下去,她这个月岂不是能赚一百文!
也太幸福了吧!
何湘云却道,“阿玉,不用再拉加盟的了,现在县里的摊子数差不多了,再多就要抢生意。”
罗扇失望的啊了声,“我正拉的过瘾呢。”
“不过你倒是可以找找有没有人愿意当挑着担子去村子里卖凉皮的货郎,给货郎的价格是两文钱一张。”
凉皮其实只是凉皮的做法不太好琢磨,但若是能有皮,自己弄点黄瓜丝、调料拌一拌,还是可以简单凑做一盘菜的。
到时候卖三文钱一张,货郎一张就能赚一文钱,这样下来何湘云赚的也不少。
不过这样一来孟大娘自己做就有点供不上了,可以让杏儿帮忙,两人轮流,跟倒班一样。
杏儿是她买的下人,卖身契就在她手里,若是敢做对主人家不好的事,比如吃里扒外把做饭的法子告诉别人,按照南朝律法,主人家是可以杖毙的。
听说还有事情做,罗扇又高兴起来。
这次她不再什么人都问,而是专挑非县城的人,毕竟当货郎也是赚个苦力钱,一天要走不少路,也不一定能卖多少。
但是他们家的凉皮有多好卖谁都看得见,应该比针头线脑什么的,赚的多多了。
到了下午,罗扇就找来个想当货郎的人,依旧签合同那一套,不过货郎不用学记账。
每次拿几张凉皮,何湘云就能记下来,拿几张就给几文钱,这个必须出钱进货,就没有那几个加盟的可以完全不用本钱就把摊子支起来的好事了。
知道有货郎卖凉皮了,张娘子等几个加盟的人还担心他们的凉皮生意会受到影响。
但听说货郎要卖三文钱一张,跟他们卖的只少两文。
起初两天是有些影响,不少人都贪便宜买货郎的凉皮自己做。
但是对于县城里的人来说,自己做还得买黄瓜,他们很少有自个儿就种黄瓜的,那些调料具体也不知道是什么,凉拌出来不如摊子上买的好吃不说,算下来成本也差不多能到五文钱了,所以张娘子等人的生意又恢复了。
货郎也意识到,县城里凉皮不好卖,全去跑下面的村子去了,就连东关村有时也能听到吆喝声。
有人来东关村卖,自然也有去上杨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