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省现在效彷的就是马六甲地区开创出来的这一系列移民扩张政策。
不仅仅吕宋省这么干的,其实大楚帝国在其他海外殖民地基本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有的规模大一些,有个规模小一些而已,有的手段激烈一些,有的手段温和一些。
但是本质上不会有什么变化。
而这些移民扩张的领土,在经过前几年的经营后,很快就能够向本土输入大量的经济农作物或粮食。
这些经济农作物也好,粮食也好输入到本土之后,都能够极大的减轻本土的粮食供给压力。
直接的粮食输入自不必再说。
就算是经济农作物的输入,也能够极大的缓解本土的粮食紧张。
因为经济农作物这东西也是需要土地来耕种的,而随着海外的廉价经济农作物输入到本土后,本土方面就不用占用大量的土地去种植经济农作物,而是继续种植粮食。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棉花。
国内纺织业对棉花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之前的时候因为缺乏棉花进口来源,棉花只能依靠自产,并且推动棉花价格走高。
这就让不少农户们为了更多的收益种植棉花,而不是种植粮食。
如此一来,棉花产量多了,农户收入多了,但是粮食产量却是降低了,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在生丝种植上。
换源app】
一旦形成极大的规模,那么就会出现棉花吃人,生丝吃人的情况,大体上类似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羊吃人。
这样必然会造成本土粮食产量下降,人均粮食下降。
但是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大楚帝国开始大量从海外进口优质的廉价棉花之后,本土的棉花种植规模虽然还是越来越大,但是增长幅度却是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同时海外输入的棉花价格低廉,这让一些鱼米之乡的地方种植的棉花成本过高而不划算,进而重新种植粮食。
总体上,大量的廉价棉花进口,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国内棉花吃人的情况发生,避免了大量农田一股脑种植棉花而不是种植粮食。
由此可以看出大量的廉价进口各类经济农作物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直接进口粮食。
当然了,为了避免国内的农民们收入出现不增反而减少的情况,大楚帝国在本土农业的扶持力度一直也没有减少,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针对农业生产工具企业的补贴和优惠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如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的产量,同时降低了农民种植粮食的成本。
但是仅仅依靠这样,其实还是不够,依旧无法解决粮食问题。
要想解决粮食问题,还是需要大面积的可耕地,并且进行大规模化的机械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