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唐天贵和李启华搭档多年,李启华入京后依旧少不了对广东那边会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作为他的老部下唐天贵又是原地升职,这长久以往很容易就出现问题。
但是吧,罗志学又却是觉得这人挺适合当新广东巡抚的,弃之不用又觉得有些可惜。
因此罗志学选择了让唐天贵升任广东巡抚,同时从京畿空降一个布政使过去。
而秘书处副处长兼任一等秘书,侍讲程永峰也刚好到了要外放的年限,而他本人也有外放的意愿,所以罗志学前期考察了他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人还可行,因此就决定了下来。
让程永峰去广东和唐天贵搭档。
这样还不用担心地方主义冒头的问题。
毕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秘书处的人是孤臣,再不济也是自称派系,不用担心他们和地方官员或者什么各部官员相勾结。
广东那边的巡抚和布政使人选调整,是罗志学近期高级官员任免上的一系列调整之一,除了上述四人的职务调整外,其实近期罗志学还要对多个省份的巡抚、布政使以及多部尚书、侍郎的人员进行调整。
这倒不是说罗志学要搞什么布局之类的,纯粹是正常操作。
毕竟如今大楚帝国里,不算军方的话,京畿方面光是正二品级别的机构,如各部、督察院、审判院、翰林院就有十多个,然后还有七八个独立,主官从二品级别的局。
地方上的巡抚衙署有三十几个。
这意味着光是正二品、从二品这两个级别的现任官员就有大几十个。
这还不包括一些加衔,或者位卑权重的部分重要职务。
如果算上正三品职务的那就更多了,京畿各种正三品司长、局长,地方布政使、省督察御史、税务厅厅长,省判官等等,那可是好几百号人呢。
如此多的高级官员,那么是正常人员调动每年也得调动一大批人,这些高级职务的调动都是需要罗志学拍板做决定的。
在大楚帝国里,可没廷推这么个说法,所有高级官员的任命都是罗志学独断,顶多就是让吏务部那边配合提供候选官员的履历质料而已。
虽然这样会让罗志学会把不少精力都放在人事调整上,但是即便如此罗志学也从来没有想过把把人事权力下放。
因为这关乎到最核心的权力:人事权。
罗志学作为一个皇帝,他是怎么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的?
他是如何让这个庞大的帝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前进的?
制定了各项宏观战略后,是如何推动这些战略施行下去的?
他一天到晚也就是见见大臣,批阅奏折,开会,真说起来其实也没见他干啥事。
更不会和某些穿越主角一样埋头搞各种研发,跑到前线和敌人打生打死,顺带玩一波特种作战,然后和敌国的女间谍玩一玩暧昧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