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六百二十五章 钢产量暴涨的连锁反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五章 钢产量暴涨的连锁反应(5 / 6)

如果是换成了资本家过来,人家能喷机械司的这些官员一脸唾沫:老子为什么要降价,能赚一百我为什么要只赚十块?

但是大楚帝国的各大相关的重工业的工厂负责人不是资本家,而是官员!

工业部也不是财团,而是帝国的一个工业部门而已!

所以,工业部内部各司经过一轮商讨后,然后痛快的做出了降价的决定!

不仅仅是熟铁价格下降,而是包括一系列下游产品,比如机械设备以及各类铁制品全面降价!

连带着轻工业那边的几个负责人也表示,随着设备降价,生产成本降低,他们也能够对布匹等轻工产品进行降价,进而惠及民众,并且进一步扩大帝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优势。

这场会议,如果让其他国家或势力,尤其是印度那边几个手工作坊棉布主要是生产地区的王公们知道了,肯定是要气的跳脚……

尼玛,楚蛮子的棉布本来就已经够便宜的了,这还要降价……那他们还玩个屁!

现在印度半岛上大量手工纺织业的从业人员都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都是靠着当地的王公贵族们的贸易保护才勉强维持着。

大楚帝国的棉布如果继续降价的话……到时候恐怕有地方贸易保护也阻挡不了印度半岛棉纺织业的大面积灭亡了。

这就是工业化的威力,大楚帝国其实并没有特地针对印度半岛……甚至都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土着国家或势力里的棉纺行业。

大楚帝国的棉纺行业,主要还是供应国内消费的,至于出口的比例其实很低的。

拥有两亿多人口,没有战威胁,经济持续发展,已经开始工业化的大楚帝国本土,才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哪怕是什么丝绸,瓷器这些华夏地区传统出口的商品,其实绝大部分也是内销的,出口的比例并不高。

棉布也同样如此!

大楚帝国里绝大部分纺织公司的生产以及运营,着重点始终都是国内市场,尤其是汉阳纺织公司以及苏秦纺织公司这两大死对头,他们之间的激烈竞争始终都是围绕着国内市场而进行的。

至于出口,他们也做,但那都是顺其自然。

至于国内一大票地方上的中小型纺织公司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连国内其他市场都搞不到,基本都是依靠本地市场而生存的,出口距离他们太遥远了。

因此,大楚帝国的棉布出口,其实比例并不算大,但是就是这样的棉布出口,依旧把周边国家的手工棉纺产业直接给击垮了!

扶桑列岛里,那些城市里都找不到手工棉纺行业的从业者了,以前的那些人要么改行,要么跳海去了……

南洋半岛以及诸岛也同样如此,尤其是随着大楚帝国在南洋的强势扩张,以战争逼迫各国全面开放市场后,当地的手工棉纺业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冲击的彻底死翘翘。

而印度半岛那边,哪怕是部分土着王公进行了贸易保护措施,但来自大楚帝国的廉价棉布依旧强烈冲击着印度半岛上手工棉纺业的生存。

毕竟印度半岛挺大的,也不是每一个王公手底下都有成规模的手工棉纺业,对于很多印度王公而言,反正棉布这东西都是进口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